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中美競爭下 港數碼化貢獻 (車品覺)

By on December 14, 2022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內地有專家最近分析了美國近30多年的經濟發展,綜合出兩個見解:一是美國去工業化在以資訊技術為主、嶄新技術一片光明的背景下開始;二是於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虛擬世界,經濟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筆者覺得這兩個觀點正是「十四五」規劃中強調虛實融合的原因。

從美國經驗看創新技術發源地,一個在東岸的波士頓,另一個於西岸的矽谷,它們分別是無線電技術和半導體晶片技術的起動引擎。當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建設二十一世紀的「數碼公路」,即美國數碼經濟戰略的由來。「數碼公路」為美國注入活力,在經濟和科學技術上再次引領世界。

美國過去20年從實業型轉向資訊型,實體產業開始空心化,當地政府提出要「再工業化」。(法新社資料圖片)

正因如此,美國過去20年的經濟結構從實業型轉向資訊型,製造業基地從本土化轉移到全球化的方向發展,令投資者不斷追捧高科技產業,實體經濟和傳統製造業不受重視。在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下,美國製造業被視為「夕陽產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把勞工密集的製造環節快速轉身,外判或設廠外地,也叫「去工業化」。

資本開始逃離實體經濟,美國實體產業開始空心化,經濟於是脫實向虛。從美國經濟的增量亦可看出端倪,製造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少,而金融、保險、通訊、資料網絡、電腦系統和互聯網等行業在過去10年佔經濟增量的95%。基於這樣的經濟偏重情況,美國政府提出要「再工業化」。

與美國恰好相反,中國穩守全球第一製造大國的地位,並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華社資料圖片)

與美國恰好相反,中國穩守全球第一製造大國的地位,並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年初的「十四五」大會上,國務院指出內地數碼經濟要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普惠共用的新階段,並為應對新形勢新挑戰,把握數碼化發展新機遇,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內地數碼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數碼經濟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要以資料為關鍵要素,以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碼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碼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碼產業化和產業數碼化,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構建數碼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香港若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明白數碼中國的優勢與發展方向。(新社資料圖片)

從以上中美兩個體系的競爭,香港特區政府若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必須明白數碼中國的優勢與發展方向,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G20峰會上提出數碼轉型的3個主張:一要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二要堅持發展優先,填補數碼鴻溝;三要堅持創新驅動,使疫後迅速復甦。然而,作為香港的未來角色定位,我們應該深思香港可以為數碼中國貢獻些什麼呢?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