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ll posts tagged "生物科技"

  • 鯨魚吃膠亡 減塑豈容拖 (鄧淑明博士)

    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指出,2016年全球共賣出4800億瓶膠樽飲料,平均每分鐘售出逾90萬瓶。雖然塑膠在世界通行只是近70年的事,但膠樽要回歸大自然卻要花400多年。「按樽」亦是源頭減廢的方法。挪威早於1972年已有膠樽回收機,按容量計費。

    • Posted June 8, 2018
    • 0
  • 科學園5生科企夠資格上主板 港交所改例添優勢 投資者查詢驟增

    香港科技園公司生物醫藥群組(醫療診斷)高級經理施純輝表示,科學園園區現有的100多家生科公司中,有3至5家符合上市資格,在港交所改例後,很多外國投資者對生科行業的興趣更明顯增加。

    • Posted May 28, 2018
    • 0
  • 區塊鏈初創首5月籌百億

    區塊鏈熱潮未見減退,更受風投基金追捧。據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指出,截至今年首5個月,區塊鏈創新企業在全球吸金約101.4億港元,融資額已超過2017年度的總和。

    • Posted May 24, 2018
    • 0
  • 科研界冀各盡其才釋潛能 (鄧淑明博士)

    不少女性未能同工同酬,削弱她們的工作熱情;年輕人雖然擁有更好的正規教育,但在事業中缺乏充分發揮的空間。其中原因之一,是不少僱主仍抱着守舊觀念,未有察覺年青生力軍對工作的想像、期望,以至世界觀與上一輩已經截然不同。

    • Posted May 23, 2018
    • 0
  • 中大5實驗室各獲百萬撥款 段崇智指「造大個餅」

    日前內地宣布香港及澳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可申請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中大校長段崇智表示,現時香港22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獲批100萬元人民幣試點資金,而中大佔5間。

    • Posted May 18, 2018
    • 0
  • 鼓勵青年人外闖擴闊視野

    梁頴宇身為香港創業投資者聯盟召集人,過去十多年來中港兩邊走,她早已習慣,「我以前當暑期實習生時認識了一位前輩,如今他已是凱悅酒店亞洲區話事人。他告訴我,在事業發展初期應該離開家庭,當你年事漸長,就會慢慢想回家。而我的家,就是香港。」

    • Posted May 17, 2018
    • 0
  • 梁頴宇:臨床試驗港角色吃重 醫藥創投翹楚 見證內地生科崛起

    港人梁頴宇(Nisa)在15年前,放棄美國矽谷的創投事業,返回中國開展醫療生意,後來重操故業,當上「啓明創投」合夥人,引領啓明創投成為內地醫藥創投的翹楚。

    • Posted May 17, 2018
    • 0
  • 香港終於有任務 (高天佑)

    香港身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原本地位已極重要,單憑金融產業便風生水起家肥屋潤;而獲習大大授意下,香港還將要為國家擔當「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猶如CPU由單核變成雙核,漢堡包升呢為雙層巨無霸,可謂「借助好風、直上青雲」。

    • Posted May 16, 2018
    • 0
  • 創科發展就是比併人才 (鄧淑明博士)

    國際管理學院《世界人才報告》指,香港的綜合表現在亞洲區稱冠,但想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仍要克服不少困難,其一是房貴面積小。香港已連續兩年成為高檔住宿最昂貴的城市,令外派人員卻步。

    • Posted May 15, 2018
    • 0
  • 生科企嚴限轉型禁變殼股

    許淑嫺接受本報查詢時解釋,設限是為免出現「原本做開生物科技,轉去做機械股、地產股」。新制下,生科公司業務若不足以維持上市,需在12個月內改善,否則可被除牌,條例要求較一般公司嚴格。

    • Posted May 7, 2018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