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MD桌面CPU市佔超英特爾 15年後再爬頭 未撼動筆電伺服市場

By on January 7,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處理器是桌面電腦的心臟,AMD近年成為砌機玩家首選。(AMD圖片)

處理器是桌面電腦的心臟,AMD近年成為砌機玩家首選。(AMD圖片)

中央處理器(CPU)是桌面電腦的心臟,以往,重視品牌效應的消費者,大多選用內附英特爾(Intel)的產品。然而,另一晶片廠商超微(AMD),近年工藝水平突飛猛進,已成為「腦場」砌機玩家首選。

PassMark Software評測網站顯示,搭載AMD處理器的桌面電腦,全球市佔於周一(4日)升至50.8%,Intel市佔則回落至49.2%,AMD在15年來再次跑贏Intel,成功搶佔半壁江山。

TechSpot網站報道,綜觀全球桌面CPU市場,AMD上一次領先Intel,可追溯至2006年首季,當時市佔達到53.9%,惟優勢僅維持一季,之後一直被Intel拋離至今。時至2017年,AMD發表Ryzen(銳龍)系列處理器,帶動市佔從2019年首季起飆升;近年全力研發5nm制程,其強勁性能為用家帶來驚喜。

AMD發表的Ryzen系列處理器,帶動市佔從2019年首季起飆升。(AMD圖片)

AMD發表的Ryzen系列處理器,帶動市佔從2019年首季起飆升。(AMD圖片)

Linux之父轉會追求高效益

筆電處理器方面,截至2021年1月5日,Intel仍然壟斷市場,全球市佔為83%,反觀AMD只有17%;伺服器處理器領域,兩者差距更屬天淵之別,Intel以98.9%大幅拋離,AMD僅得1.1%。

市場整體表現,Intel全球市佔61.7%,遙遙領先AMD的38.2%,但兩者差距縮至23.5%,為15年來最小。

外媒網站ZDNet報道,Linux之父Linus Torvald早前參加一場活動時,對使用AMD處理器感滿意。他提到過去15年,一直在Linux超級電腦使用Intel處理器,後來發現投資花費跟效能不成正比。他以英特爾Xeon CPU定價策略為例,若要享用兩倍運算效能,一般都要付出5倍的價錢。

Linus Torvald近期轉用AMD處理器,主要認為投資跟效能符合預期。(維基百科圖片)

Linus Torvald近期轉用AMD處理器,主要認為投資跟效能符合預期。(維基百科圖片)

批評Intel忽視修正記憶體

Torvald稱,基於成本考慮,他的個人工作站最終選用了英特爾的消費級CPU。不過,他近期轉用AMD Threadripper 3970X處理器後,發現可以用兩倍的價錢換來兩倍的運算效能,雖然要買散熱器及更換其他主機板,但投資仍符合預期。

此外,Torvald強調,廣泛應用於伺服器上的「修正錯誤記憶體」(ECC)技術,對系統穩定運作十分重要。ECC記憶體的模組上,包含一枚額外的晶片,用於即時檢測及糾正記憶體錯誤,這對科學數據收集、銀行業尤其重要,在消費市場的關注度則不高。

Torvald抱怨過去20年不斷提出問題,卻未獲硬件製造商正視。他歸咎這是英特爾的市場策略,令消費者以為DRAM記憶體可靠,毋須ECC這種除錯技術,令ECC記憶體難尋,即使有也很昂貴,不利行業發展。他欣賞AMD雖沒正式支援ECC,卻容許市場修復這些問題,提供改善空間。

全球桌面電腦的CPU市場,近年由AMD後來追上,現跟英特爾平分秋色。(PassMark Software圖片)

全球桌面電腦的CPU市場,近年由AMD後來追上,現跟英特爾平分秋色。(PassMark Software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