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螞蟻看IPO新常態 (黃岳永)

By on November 27, 2020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螞蟻集團因何延遲上市計劃,市場眾說紛紜。(路透資料圖片)

螞蟻集團因何延遲上市計劃,市場眾說紛紜。(路透資料圖片)

臨近年底,各個媒體都會總結全年十大新聞,股市集資金額多少或大型企業上市通常都會榜上有名,政府亦會利用這些數據來證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然「好打得」。而號稱「史上最大IPO」的螞蟻集團(06688),臨門一腳上市觸礁,為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增添了另一項「成績」。

螞蟻的總融資額達2300億元人民幣,約為340億美元,若然成事,除了可以超越去年12月沙地阿美創下的294億美元全球最大IPO紀錄,更可向外界展示即使中美關係緊張,一眾內地科技企業亦毋須「揸頸就命」到美國納斯特上市,中港市場足可吸納大量投資者和巨額資金;此舉也表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受過去18個月的社會事件及國安法影響,兼且把上海的國際地位推進一大步,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然而,原本預計11月5日「A+H」同步上市的螞蟻集團,在11月2日突然被中國四大監管機構集體約談,翌日即公布因「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而暫緩上市。

主要股東馬雲對於中國金融市場及監管制度言論,可能得罪了有關機構。(新華社資料圖片)

主要股東馬雲對於中國金融市場及監管制度言論,可能得罪了有關機構。(新華社資料圖片)

究竟螞蟻集團因何延遲上市計劃,市場眾說紛紜,是政府規限科技巨擘對大數據的掌控?還是關注小投資者的利益?又或者是主要股東馬雲對於中國金融市場及監管制度言論得罪了有關機構?就在不久之前,馬雲在公開演說中指出,中國沒有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系統,又指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最怕老舊的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無論如何解讀今次事件,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市場將視此為「新常態」,或說是企業進行IPO時必須考慮的風險之一。投資者憂慮與今次IPO相關的其他監管問題,會蔓延至中國科技企業。

全球政局緊張、中美貿易戰及兩極分化的敵對情緒令到不少投資者卻步,加上疫情全球大流行情況未見緩和,企業在這個時期招股尤其不容易,需如西洋棋中的後翼棄兵作出犧牲才能成功上市。今次螞蟻的故事,告訴一眾企業家及投資者,原來政治氣候的局部變化,會影響市場一貫的規則和法律,這些突如其來的改變,尤其容易見於創新及科技企業。

可能正是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從萬眾矚目的「史上最大IPO」,到被約談、監管新規、上市暫緩,短短幾天時間,螞蟻這間中國最大的網上金融公司,切身體驗到從巔峰跌到谷底的滋味,成為經典「教育案例」。然而,無論是被認為「衰多口」的馬雲、見財化水更賠上利息的投資者、抑或是等着交易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成績表加上一筆的人士,都要明白到這將會是IPO市場的新常態。

「史上最大IPO」的螞蟻集團(06688),臨門一腳上市觸礁。(路透資料圖片)

「史上最大IPO」的螞蟻集團(06688),臨門一腳上市觸礁。(路透資料圖片)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