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抗輻射細菌太空可存活一年

By on November 13,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研究小組發現,奇異球菌在苛刻環璄下,引發了多種修復機制。(Microbiome圖片)

研究小組發現,奇異球菌在苛刻環璄下,引發了多種修復機制。(Microbiome圖片)

人類要征服太陽系甚至殖民其他星球,必須穿上保護衣,方可在外太空生存。期間除要面對失重的問題外,亦要解決宇宙射線、太陽輻射、真空、劇烈溫差等挑戰。即使返回地球後,亦可能出現骨質流失、線粒體DNA改變等症狀。

實驗助研發新滅菌技術

ScienceAlert網站報道,科學家在國際太空站的艙外設施,於Kibo實驗模塊執行Tanpopo任務,把脫水的抗輻射奇異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放在能阻擋波長低於190納米紫外線的玻璃窗後,驗證這頑固細菌能否在極端環境中生存。

奇異球菌可承受的輻射量是人類致命劑量3000倍、蟑螂抵抗極限劑量的15倍。太空站艙外寄居一年後,科學家把實驗細菌重新補水,再跟地球的細菌樣本比較,發現存活率雖低了不少,惟部分仍然生存下來,但外形明顯有變化,表面會長出大量小囊泡。

研究小組發現,奇異球菌在苛刻環境下引發多種修復機制,令某些蛋白質與mRNA(信使核糖核酸)成份變得更豐富,有助應付營養獲取、DNA轉移、清除毒素等需要。今次研究結果已發表在Microbiome期刊上,有助研發未來太空飛行的新滅菌技術。

地球存在的樣本(左一),相比照射輻射後的奇異球菌(右一),後者表面長出大量小囊泡。(Microbiome圖片)

地球存在的樣本(左一),相比照射輻射後的奇異球菌(右一),後者表面長出大量小囊泡。(Microbiome圖片)

科學家把抗輻射奇異球菌,放在國際太空站艙外,以驗證實驗結果。(NASA圖片)

科學家把抗輻射奇異球菌,放在國際太空站艙外,以驗證實驗結果。(NASA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