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遊戲起革命 虛擬資產有價 港電玩商:《動森》掀打機學投資熱潮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Animoca Brands蕭逸表示,區塊鏈遊戲的理念,在於讓玩家在遊戲投入的時間可變成實際回報。(黃勁璋攝)
新冠肺疫全球大爆發,在各國封城措施下,許多民眾居家打機避疫。香港遊戲開發商Animoca Brands聯合創辦人蕭逸指出,任天堂Switch生活模擬類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簡稱《動森》)熱潮反映大眾開始把經濟、投資的概念活用到遊戲當中,將為虛擬資產與區塊鏈遊戲的普及鋪路。
Animoca手遊裝備以NFT發行
各國遏疫導致商業活動大受阻礙,但各種電子遊戲產品的收入及用戶人數均錄得急升。蕭逸透露,公司旗下手機遊戲的用戶集中在歐美市場,疫情下「每日都像以往周末的用量高峰期」,大部分遊戲的玩家人數增長20%至30%,個別情況下漲幅更達六、七倍。
「區塊鏈遊戲基數較低,受惠的增幅就更大。」近年投入區塊鏈遊戲開發的Animoca Brands,主力借助區塊鏈技術資料不能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讓遊戲內的裝備及道具等,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形式發行,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虛擬資產。公司目前主打區塊鏈的遊戲包括F1 Delta Time、The Sandbox,也是另一款以太幣遊戲《謎戀貓》(CryptoKitties)的合作夥伴。

《動物森友會》的虛擬道具與「鈴錢」,都不設發行上限。(網上圖片)
投入時間可獲取實際回報
「人們在虛擬資產如遊戲物品上,每年花費五六百億美元,同時投入了大量時間,但問題是他們並不實際擁有這些資產,除了玩得開心、他們無法在遊戲得到其他價值回報。」蕭逸直言,區塊鏈遊戲的理念是建立於真正由玩家擁有的虛擬資產,人們在遊戲中投入時間,再透過持有並交易虛擬資產,繼而取得實際回報。
在《動森》熱潮下,於遊戲內購入大頭菜(日文名為「かぶ」,具有股票的意思)的時機、不同地點的售價和利潤比較,成為玩家經常討論的話題。「現在玩家明顯已將資產的概念,與虛擬世界連結上來,他們對遊戲內的大頭菜,有實際資產運作的感覺。」
蕭逸解釋,一如大部分網上遊戲,《動森》內的虛擬道具和「鈴錢」都是無限產生,隨着玩家人數急飆,自然加劇通貨膨脹問題。遊戲內的「銀行」,早前就突然大幅減息,讓玩家親身體驗「金融量寬政策」的影響。
「玩家現在對遊戲的經濟及資產概念更能掌握」,蕭逸提到,區塊鏈遊戲的每項虛擬資產均有固定數量,當中透過嚴格的既定經濟原則支撐遊戲框架,避免無限通貨膨脹。而且玩家日後可把擁有的虛擬資產,拿到其他遊戲使用,甚或作其他用途,「就像你有一對波鞋,你可以穿上去打籃球,亦可穿上去行街,隨你使用。這就是我們對真正的數碼擁有權和遊戲產業的願景。」

《動森》中的大頭菜,售價在每日不同時間(單位為鈴錢)都會變化,玩家可從中賺取差價。(網上圖片)
逾萬網絡地皮總值351萬港元
Animoca Brands旗下賽車遊戲F1 Delta Time,於今年2月至3月發售共2375個虛擬賽車特別套裝,錄得銷售額36.4萬美元(約284萬港元)。另一區塊鏈遊戲The Sandbox,讓玩家建築並設計自己的虛擬社區空間,今年4月舉行「虛擬地皮」預售,逾1.2萬幅獨有「地皮」在5小時內售罄,銷售額超過3400枚以太幣;按地皮交易時的價格計算,折合約值45萬美元(約351萬港元)。
蕭逸相信,銷售成績反映區塊鏈虛擬資產的價值逐漸獲得認同,跟現實世界買賣房地產一樣,部分人是因為看中投資價值才購入,因為擁有者隨後可以自由轉售、賺取回報。他強調,儘管大眾對新技術仍感困惑,惟品牌及商業機構等已日漸看到區塊鏈帶來的機遇。
Animoca Brands近年夥拍包括Formula 1(一級方程式賽車)、MotoGP(世界電單車錦標賽)等大型運動公司和遊戲品牌,推出區塊鏈遊戲。公司有份投資的遊戲開發團隊Dapper Labs,去年也跟NBA(美國職業籃球賽)合製區塊鏈遊戲NBA TopShot,並在上月發布了測試版本。
「全球有26億人在玩遊戲,但這26億玩家除了玩得開心,就沒有得到其他收益,這是不公平的。」蕭逸形容,區塊鏈技術可以從根本上重新分配虛擬資產擁有權的利益,這將是掀起一場遊戲革命的導火線。「以實際生活為例,難道你寧願生活在一個不能保證你資產擁有權的國家?」

區塊鏈遊戲The Sandbox早前舉行「虛擬地皮」預售,逾1.2萬幅地皮在5小時內售罄。(受訪者提供圖片)
採訪、撰文:吳志南
延伸閱讀:
主攻歐美市場 總部續駐香江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創星滙協辦就業峰會 助港青迎新太空經濟
去年本港成立一個圍繞新太空經濟的機構「創星滙」(OASA),致力於培養港青進入新太空經濟,希望藉此培育出新一代領導人材。為此OASA設計了培育年輕人才的青年馬可孛羅計劃(YMP)。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獵頭公司報告:港未來5年將需要額外約10萬IT人才
資訊科技及數碼人才獵頭公司Venturenix公布2022年薪酬指南,發現本港IT界即使面對疫情及經濟下行衝擊,仍持續渴求人才,人才空缺以驚人速度增長,香港本來5年將需要額外約10萬名人才轉型IT才可填補缺口。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Nespresso續開實體舖增互動 提高咖啡購物體驗 結合網店擴銷售
Nespresso推出新型號咖啡機,採用無接觸技術,亦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App)控制。對於香港咖啡市場,Nespresso港澳地區總經理林治平認為,香港人接受能力高,勇於品嘗不同口味的咖啡。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電子消費券爭奪戰 (方保僑)
早前政府公布下一期電子消費券安排,確定服務供應商由現有4間增至6間,包括八達通、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香港和Tap&Go拍住賞,以及新加入的PayMe及BoC Pay,隨即掀起市場爭奪戰的序幕。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港企醫護App設AI護士24小時解答
時刻保持樂觀心態,有助港人正面抗疫。本港護理服務中介平台康禧醫護(Caretia),去年底推出名為Caretia的遙距醫護App,引進人工智能(AI)護士對答,解答港人有關新冠病毒、居家護理等疑難。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小學參與 培養孩童公德心
本港無償漂書平台一沓紙創辦人張善行透露,有本港小學已添置漂書機,此舉有助推動校內閱讀風氣,亦可培養小朋友的公德心,愛惜書本。平台未來有意在觀塘、深水埗等地區增添漂書機,冀讓基層享受到漂書樂趣。
- Posted May 23, 2022
- 0
-
保險人創漂書機 疫下傳承開卷樂 捐贈領取全自助 3個月吸5000用戶
本地資深保險經紀團隊創辦無償漂書平台一沓紙,開發軟件系統再購入機器,改裝為智能漂書機。今年2月起,首部漂書機進駐中環街市,至今約5000名用戶登記,累計漂出至少5000本書。
- Posted May 23,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