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浸大網上抑鬱輔導獲400萬資助

By on April 28,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潘佳雁博士率領團隊,開發「勇破抑鬱谷」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浸大提供圖片)

潘佳雁博士率領團隊,開發「勇破抑鬱谷」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浸大提供圖片)

本港的精神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供不應求,抑鬱症病人輪候公營精神科專科門診服務需時,隨時令病情惡化。有見及此,浸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博士率領團隊,開發一個名為「勇破抑鬱谷」的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利用網上資源,讓更多有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狀的人士得到適切輔導,長遠減輕香港在治療抑鬱症方面的醫療負擔,計劃獲創新及科技局轄下的創科生活基金逾400萬元資助。

潘博士表示,勇破抑鬱谷計劃主要透過一個認知行為治療網上平台,讓參加者接受8個單元的認知行為心理輔導。輔導內容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框架及抑鬱情緒形成、處理自動化抑鬱思想、放鬆認知規條等,透過個案示範影片及講解、參加者個人練習、互動討論區及自我評估等,讓參加者學習如何處理個人抑鬱情緒,改善心理健康。

項目成員包括學者及精神科私家醫生,非政府組織香港利民會及明愛全樂軒亦是合作單位。(浸大提供圖片)

項目成員包括學者及精神科私家醫生,非政府組織香港利民會及明愛全樂軒亦是合作單位。(浸大提供圖片)

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計劃的參加者名額有400個,現已接受報名。潘博士補充,參加者年齡需介乎18歲至70歲,並先填寫網上問卷以接受前期評估,高風險個案會被轉介至社會服務單位作緊急跟進,只有輕度至中度抑鬱情緒的人士方會獲邀參加;同時會培訓200名本地精神健康服務專業人士,希望他們日後繼續利用這個網上平台,輔導抑鬱症患者。

潘博士指出,計劃參考瑞典一個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再因應香港的情況特別設計。她強調,在北美及北歐等地,早有研究顯示,網上認知行為治療的成效與傳統面談治療相若,可降低病人抑鬱情緒。雖然以網上平台取代面談輔導,但勇破抑鬱谷計劃的參加者仍有兩次機會與臨床心理學家面談,以及兩次電話傾談,參加者完成輔導後3個月及6個月,仍需要繼續接受追蹤測試,確保他們的個案得到妥善跟進。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