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大學生討論區3年滙聚7萬戶 Gööp研開拓印尼 進軍本港中學

By on April 27,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梁東瑜創立大學生專屬討論區Gööp,主要倚靠In-App廣告作收入來源。(何澤攝)

梁東瑜創立大學生專屬討論區Gööp,主要倚靠In-App廣告作收入來源。(何澤攝)

去年中開始的反修例風波席捲全港,造就連登討論區(LIHKG)風頭一時無兩。其實大學生圈子內,還有一個網上討論區Gööp,成立短短3年,在本港已有超過7萬用戶,更先後獲數碼港初創基金資助及天使輪融資。現時即使疫情嚴峻,院校要暫時停課,亦無阻巴打絲打洗版,熱切交流校園話題。未來積極拓展印尼,以及本港的中學生社群。

Gööp共同創辦人梁東瑜是港大畢業生,他接受專訪時透露,大學3年級時曾赴美國當交換生,由於部分學科無法轉移學分,結果被迫延遲一年畢業。事件令他覺得,跟如期畢業的同學,彼此出現無形的隔膜;加上繁重的功課壓力,要重拾校園生活似乎不易。於是忽發奇想,建立一個社交平台,讓他可結交一班際遇相似的朋友,亦可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因而誕生討論區Gööp。

一如連登之類的網上論壇,用戶可充當一位訪客,單純地當一個「CD-ROM」(read only,只瀏覽內容而不參與討論者),或以普通電郵地址註冊,惟只能在部分社群內發言,享受有限的言論自由。

討論區可參與討論不同話題,內容很多圍繞校園生活。(何澤攝)

討論區可參與討論不同話題,內容很多圍繞校園生活。(何澤攝)

獲數碼港及美創投融資

最理想的參與方法,是以大學電郵註冊賬戶,成為所屬大學社群一分子,瀏覽並討論各式話題。用戶可選擇匿名發言,僅僅以表情符號(Emoji)作為頭像,「這樣大家才可暢所欲言,待彼此都相熟了,再私訊(PM)對方自組『小圈子』,甚至由網上朋友變成線下知己。」

平台在大學社群以外,尚有其他版面可供加入,例如足球、KPOP、行山,或者女生傾心事、買賣二手物品等。梁東瑜補充,這些社群很多並非Gööp發起,而是由註冊用戶推動,「我們想建立一個平台,再將之開放,做到用戶生成內容(UGC)。」

Gööp在2017年面世,梁東瑜打算一開始先在港大主場出擊,「最記得我們清晨5、6時便出動,在各個Learning Commons擺放宣傳單張。」由於反應一般,決定改由其他院校入手,聯絡各間大專院校的學生會,希望他們協助推廣平台,「到後來,港大同學眼見其他院校的朋友都使用Gööp,自己便開始參與。」

另一方面,梁東瑜積極憑Gööp項目,參加不同創業計劃,除了成為港大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支援初創,亦是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CCMF)受資助者,更曾赴美參加Lair East Labs創業加速器計劃,獲得一筆創業資本之餘,又額外籌得天使資金。牽涉金額及投資者身份,則不便公開。

Gööp網頁版僅供訪客瀏覽,如要發言出帖,只能利用手機App。(Gööp網上圖片)

Gööp網頁版僅供訪客瀏覽,如要發言出帖,只能利用手機App。(Gööp網上圖片)

梁東瑜憶述,Gööp項目啟動的頭一年,他跟兩位拍檔一直沒支薪;直至去年9月才開始增聘人手,仍盡力減省營運成本。不過,目前平台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主要倚靠In-App廣告作收入來源,基本上依賴創業資本養活團隊,「商業模式固然要考慮,但並非我們目前焦點所在。」

盼贊助學界比賽吸睛

連同3名創辦人在內,目前Gööp團隊共有12名成員;當中5人駐紮印尼,負責開發當地市場。梁東瑜指出,印尼約有800萬名大學生,市場龐大,平台在當地擁有逾萬用戶,「不過,當地大學生的身份認同,主要來自主修科,而非院校,跟香港不同。」他又想到,透過贊助系際體育比賽,同時在Gööp舉行賽果預測投票,以帶動討論氣氛,「贊助一場這樣的比賽,一千幾百港元就夠。」

梁東瑜透露,Gööp最近打入中學生市場,有意推出補習老師配對服務,冀開拓新收入。此外,眼見不少用戶大學畢業後,便不再使用Gööp,他正研究為不同行業建立所屬社群,招攬從業員在平台交流,充當「老鬼」,以師友(mentor)身份為大學生投身職場教路。

梁東瑜表示,Gööp目前本港坐擁7萬用戶,正積極進軍印尼市場。

梁東瑜表示,Gööp目前本港坐擁7萬用戶,正積極進軍印尼市場。(何澤攝)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肺疫湧現問功課 公投押後DS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