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美重商業化 港缺顛覆思維

By on February 3,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招彥燾坦言,新技術要真正造福人類,就一定要商業化,偏偏很多人都忽略了。(黃勁璋攝)

招彥燾坦言,新技術要真正造福人類,就一定要商業化,偏偏被很多人忽略。(黃勁璋攝)

招彥燾坦言,深造讀博士並非為留在象牙塔當教授,「新技術要真正造福人類,就一定要商業化,偏偏很多人都忽略了。」在畢業後,他回流香港成立相達生物科技,皆因看準中港發展生物科技的潛力。

「在中國和香港,沒太多人做生物科技,我較容易取得更多資源,會更易受到關注。做開荒牛一定挑戰重重,不過成功的話,我就會是行業領導者;但在美國搞初創,不外乎是問VC(風投)泵水,業務增長到某個階段,就給大公司收購。」

正因為以往有不少初創成功退場(即上市或被收購),美國學術界對科研成果商業化早有意識,亦不缺支援,「這方面香港就有所不及。香港醫療系統和學術研究均相當成熟,但科研成果商業化仍在起步階段。需要多些成功例子,大家才會明白(科研成果商業化的)重要性。」

迄今融資逾1.2億

談到本港醫療和學術界對科研成果商業化缺乏意識,招彥燾認為原因之一,是港人相對較重視專業人士或學者,而不像美國那樣認可並尊重創業人士,「創業者是要觀察到當前體制或市場上不足的地方,繼而去顛覆它,這種思維在香港不夠普遍。」

學者走上創業路,尋覓資金殊不容易。「在美國,成功的風險投資者,重視的不是初創所研發的技術,而是初創團隊。如果團隊全由教授組成,投資者一定不想投資,因為教授的天職是研究、教學和發表論文,這些都跟營運初創背道而馳——搞初創就是,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將產品和技術做好。」

他指出,美國教授未必懂憑一己之力把科研成果商業化,多是找具商業觸覺的人做拍檔,自己繼續專注研發。他建議後輩,學士畢業後宜先工作數年了解商場運作後重返校園,按個人意願慎選研究方向。

問到公司的融資情況,招彥燾透露,連同種子輪、Pre-A輪融資,以及其他資助在內,至今已籌集約1600萬美元(約1.25億港元),目前正進行A輪融資。他又提到,跟其他創新項目不同,生科項目向來投資大,研發和回報期均長,故本地投資者較少着眼有關範疇,「有時他們會以固有思維評價我的項目,自然會潑我冷水,或要求我將項目微調至符合他們心目中可行的定義。」

獲蓋茨基金會撥款

事實上,公司於2016年已分別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還有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大約300萬美元無償撥款,足見科研成果備受海外認同。

延伸閱讀:

港生科企液態活檢增驗癌準繩 冀研快測助防疫 短至10分鐘有結果

中國醫院採用 下季銷美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