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工經濟新時代 (高天佑)
隨着自動化生產、自動駕駛等技術成熟,加上「散工經濟」(gig economy)興起,「打工仔」身份將日益模糊,講得好聽「人人都是老闆」,說白點「大家都是炒散」,衍生出缺乏保障、安全感等問題。
外判慳福利形同剝削
實際上,外判化(outsource-ization)並非新事物,早自八十年代已開始。舉例說,大集團會裁減旗下清潔、運輸、IT等非核心部門,要求相關員工離職然後自組公司,再以外判商形式回頭承接該集團的服務合約。在此情況下,清潔工、貨車司機、「IT狗」等可能每日仍在原先的集團上班,跟以往沒分別,可是他們的身份已由「大集團員工」變成「自僱者」或「外判商職員」。
對於大集團,「外判化」的好處是提升靈活度,避免架構臃腫,能更專注於發展核心部門。同時,這也是一種division of labor,理論上有助社會各種職能更加專業高效。不過大家心知肚明,其中一個最大誘因是節省福利開支,事關一個原屬正式僱員的清潔工變為「自僱者」之後,亦失去大部分福利待遇,集團可直接減輕負擔。因此,很多左翼、工會人士一直狠批「外判化」趨勢,認為無異於剝削勞工。

「自僱者」享有高度自由,上下班時間具彈性,但代價是失去傳統僱員的保障和穩定。(Freepik網上圖片)
至於近年興起的共享經濟,特色之一是把外判化進一步擴展,連核心職能也外判出去。例如Uber作為出行服務平台,最主要職能是為乘客提供接載,可是該平台旗下數以百萬計司機皆屬「自僱者」,好處是享有高自由度,鍾意幾時開工就幾時開工,毋須準時上班下班,又不用被上司管理;但相應而言,做Uber司機的代價是失去傳統僱員的保障和穩定,包括有薪假期、醫療保險等。
很大程度上,Uber司機更像的士司機,分別在於前者全部在Uber品牌下工作,其生意由Uber平台分配,車資收入須被Uber抽水,有時又要配合Uber推廣活動而減收車資,比起真正獨立自主、自己做老闆之的士司機,Uber司機很明顯仍跟大集團有若干關係,受到某程度的控制,未能享受傳統僱員的待遇。同樣情況亦存在於快遞集團和速遞員、外賣App和外賣員、家政平台和鐘點工人等等。
加州立法保障自僱者
面對這種時代變化,身處共享經濟前線的加州率先作出反應,當地參議院上周通過法案,訂明任何企業由合作夥伴(外判員工、自僱者)提供的工作若屬於常規業務(例如Uber的接載服務、外賣App的外賣服務),又或者該企業直接管理這些夥伴的工作表現,便必須為他們提供正式僱員待遇,包括法定假期、有薪假期、產假、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最低工資、超時補水等等,跟其他僱員一視同仁。

美國加州通過新法案,要求Uber、Lyft等網絡服務平台,必須為司機之類「合作夥伴」提供正式僱員待遇。(法新社資料圖片)
據估計,今次方案將讓加州最少100萬外判員工、自僱者、共享經濟平台勞動者受惠,可是另方面,會明顯大幅加重Uber、Lyft等共享經濟企業的經營成本,讓它們無法再節省大量福利開支,從而有可能轉嫁部分成本予消費者,甚至令整體競爭力受損。舉例說,倘Uber車費加價,不排除有乘客重投的士懷抱,屆時Uber司機的生意收入難免受損,所以這些司機在新法案之下利與弊孰多,並非一條易計的數。
但無論如何,任何事情都不能極端化。自由工作者、炒散人士若犧牲些許收入和靈活性,換取一點現時缺少的保障及安全感,整體受用程度(utility)或許更高,亦更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除笨有精。特別是散工經濟(gig economy)在今後10至20年勢必急速擴大,很多打工仔不論自願與否,都會變成一個炒散人士,美其名自己做老闆,或稱為freelancer、slasher,更需要為「自由生涯」預先籌謀。繼加州開先河之後,全球各地政府亦須盡快為「散工新時代」做好應變,不可漠視箇中深層次矛盾,否則可能演變為危及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計時炸彈。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數碼港致力建構監管科技生態圈 助本地初創RISKflo開拓海外商機
金融業監管要求日益嚴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多國皆推動金融監管改革,而本地金融監管機構亦加強相關規定,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皆增加合規部門人手以應要求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印度如何培育企業家? (黃岳永)
如今印度已不單是全球外判中心,更培養出不少獨角獸,例如印度行動支付龍頭Paytm,出現短短幾年便改變了當地支付模式,創辦人Vijay Shekhar Sharma更表示下一步想擴展至美國。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亞馬遜印度首推 Echo便攜式喇叭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本周發布首款便攜式喇叭,內置4800mAh充電池,足以連續播放音樂10小時,支援約3萬種Alexa語音技能,並兼容數百種智能家居設備。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星電動滑板車用者須考牌
新加坡交通部周三(4日)建議,所有個人移動設備(PDM),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車在內的使用者,將需要接受理論測試,才能獲准在公共場所行駛,保障相關用戶及行人安全。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谷歌為報業提供逾六成閱覽量
世界報業協會發表《2019年世界新聞趨勢》報告,指去年全球新聞業整體收入下滑3%。網民透過搜尋系統或社交媒體點擊新聞網站連結汲取資訊,當中互聯網搜尋引擎谷歌為全球報業提供66%外部流量。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國際速遞格盡靚價 (Spaceship林煥枝 黃錦熙)
網購令海外速遞需求急增,本港初創Spaceship設有格價服務,降低運單入場門檻,惠及個人中小企。今次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林煥枝及黃錦熙,談談其市場定位。
- Posted December 6, 2019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2/12)
美國食品科技初創Perfect Day,以科技製造出毋須乳牛生產的乳製品,其聯合創辦人Ryan Pandya接受本報專訪,介紹公司如何以合成生物科技,開創全新的食品時代。
- Posted December 5,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物流格價平台 助個人中小企若需要寄件去海外, 通常惠顧國際物流公司, 但運單入場門檻較高, 不便中小企及個人用戶。本港初創 #Spaceship 設有格價服務, 用戶注冊後可預約寄件。今次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 #黃錦熙 及 #林煥枝, 談談其市場定位及優勢。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