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學生 拍片派自製環保產品保育海洋 (愛拉)

By on August 1, 2019

本文作者愛拉 ,為《信報》撰寫專欄「STEM尖子」。

來自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的5位同學(左起)黃沚泓、陳思儀、孫千嵐、吳金花、梁浩共同製作VR影片推廣海洋保育。(吳楚勤攝)

來自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的5位同學(左起)黃沚泓、陳思儀、孫千嵐、吳金花、梁浩共同製作VR影片推廣海洋保育。(吳楚勤攝)

有時候STEM的知識未必都要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利用新科技來製作有趣的互動作品,提升公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也是其中一個可以努力發展的途徑。

來自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的5位同學黃沚泓、梁浩、吳金花、陳思儀、孫千嵐,本身對海洋保育沒有太大認識,卻自學製作虛擬實境(VR)影片推廣海洋保育,甚至自己從網上搜尋方法、自製環保肥皂、環保太陽油等產品派發給公眾,希望他們能減少用化學護膚品,如今對海洋污染問題瞭如指掌。他們憑作品更在眾多參賽學校中脫穎而出,奪得本地環保保育大賽公眾意識項目冠軍。

早前5位同學拿下「第一屆海洋公園國際STEAM保育大賽」STEAM公眾意識項目冠軍,一同參賽的有其他直資和國際學校,每一隊都很有實力,但他們卻憑努力和認真得到評審青睞。在參與計劃前,他們從未拍過虛擬實境影片,黃沚泓謙虛地說:「我們都是中四學生,不會真正學到虛擬實境,因此我們都是從零開始摸索,一邊做一邊學,從構思劇本、拍攝、錄音,還有校園電視台的師兄教我們,更幫我們做剪接,最後才成事。」

「第一屆海洋公園國際STEAM保育大賽」頒獎禮,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後排中)是嘉賓。 (受訪者圖片)

「第一屆海洋公園國際STEAM保育大賽」頒獎禮,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後排中)是嘉賓。 (受訪者圖片)

20分鐘講解問題

整個拍攝過程花了兩星期,先做資料蒐集,上網找虛擬實境影片,看別人拍得怎樣,然後就自己摸索拍攝。陳思儀表示,拍攝過程甚為困難,尤其是經常要在放學後留下一起商討和拍攝,時間有時也難以分配,但大家都很有決心去學習和要完成計劃。孫千嵐補充說:「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和報紙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海洋問題,例如海龜吃下塑膠,於是我們想到拍虛擬實境表達這些現象。」

短片的劇情以一條小魚為主角,一直很想找到其他小魚朋友,一起去珊瑚礁玩,但卻發現珊瑚全都白化了,還有不少小魚被拖網捕魚的船抓走,這種捕魚方式也對海床造成嚴重破壞,從中帶出各種海洋問題。後來小魚跳出魚缸,變成了環保大使,向人類尋求幫助。

黃沚泓解釋:「短片大概有20分鐘,故事框架很明確,就是要串連各種海洋問題,如捕魚方式、珊瑚白化、微塑膠污染海洋等。」梁浩補充:「後來環保大使開始介紹一些對環境傷害較少的環保產品,這些產品全由我們自己製造,希望人們也能按照我們的方法造出這些產品來自用,令大家更有海洋保育的意識,讓海洋變回美麗。」

他們的VR短片從魚的視覺探索海洋污染問題。(吳楚勤攝)

他們的VR短片從魚的視覺探索海洋污染問題。(吳楚勤攝)

膠箱膠凳扮作海洋

用魚的角度來說故事,是為了更好的代入感,黃沚泓認真地說:「我們要傳達保護海洋的訊息,因此以一條魚的第一身視覺去探索海洋,去感受海中的各種問題,希望觀眾更能投入。」但要造出這條魚的視覺很困難,尤其是他們採用虛擬實境拍攝,要全方位攝錄,需要非常小心,以免露餡,黃沚泓解釋:「那是360度的視覺體驗,有時候拍攝時,你會忽略了鏡頭後方的東西,所以都要先安排好。起初我們想過去海邊在水中拍攝,但後來發現放學後很快入黑,沒有太多時間去做,只能找其他方法代替。」

他們最後發明出用透明膠箱和藍色膠凳,營造出一個水中環境,再把攝影器材放進其中,塑造置身海洋的感覺。」然後他們再搜尋一些網上的海洋圖像,融合他們所拍的畫面,營造出一個豐富的水底世界,加上配音拍成短片。

同學用藍色凳圍起水缸拍攝海底視角。(受訪者圖片)

同學用藍色凳圍起水缸拍攝海底視角。(受訪者圖片)

而在拍攝外,他們也特地自製了一些環保護膚品,並且在影片中示範使用。比賽完結後,他們獲邀參與海洋公園內的成果展覽,更在當天把自己製作的產品帶到攤位,免費送贈給經過的人,邀請他們測試其好不好用,有沒有效。

他們根據網上的調配份量及方法,自行製作環保肥皂、環保酵素、環保太陽油等,為找出最簡單的製作方法花了不少時間。「我們主要是想公眾也參與其中,如果太難,就很難邀請他們一起嘗試。其實最難的不過是製作需時,例如環保酵素,準備材料只需要15分鐘,但在其後的3個月,每隔幾日都要擰開蓋子一次,再重新蓋上,這是最花時間的工作。」

環保酵素的材料簡單,只需要橙皮、糖、水等,按比例放在回收再用瓶子裏,等3個月就能用,因此全是他們從家裏蒐集回來,孫千嵐保證:「學校廁所裏一直有用自己製作的環保酵素,我們確定那是絕對安全,而且清潔效果很好,所以送出了不少。我平時有自己帶飯,有時也會在學校廁所洗飯盒,都洗得很乾淨。」

陳思儀則表示,最難的是咖啡渣肥皂,「我們要把形狀做得好一點,這樣送出去的時候大家才會感到開心,但在製作時,雖然有模具,但容易倒進過多份量,造成參差不齊的效果,保持美觀很難。」

此外,他們也製作了肥皂,也是自行在實驗室製作。黃沚泓表示:「我們在網上找到很多製作方式,互相比較參考,最後結合成我們現在的配方。」

咖啡渣肥皂所用的咖啡渣是回收再造,非常環保。(吳楚勤攝)

咖啡渣肥皂所用的咖啡渣是回收再造,非常環保。(吳楚勤攝)

學識海洋污染道理

吳金花很愛自己製作的咖啡渣肥皂,「市面上的洗面膏有很多化學成分,磨砂產品也有微塑膠,我們的肥皂是全天然,而且咖啡渣是別人不要的廢料,是從學校附近的咖啡店回收回來,用它做肥皂不但環保,也能達到磨砂效果。」

而他們在試造太陽油時也經過多次失敗,黃沚泓回憶說:「水跟油很難混合,因此我們用了乳化劑,令到它們混合成cream狀,但不是一用乳化劑就立刻成事,要將所有材料加熱、混合,經過漫長的攪拌才能成功,起初我們無法拿捏乳化劑的份量,下少了,所以要透過攪拌來讓它黏稠,過程都有20多分鐘,第二次製作有了經驗,都要不斷攪10分鐘。」

環保太陽油製成後,他們更在學校裏進行測試,確保其效果。黃沚泓解釋說:「我們做了個公平測試,主要是測試紫外光的反射程度,當螢光物質吸收紫外光的時候,就會發出可見光,我們拿來紫外光燈,一邊塗上我們製作的環保太陽油,另一邊則沒有,兩者下面均有螢光劑畫出的點,再觀察它所發出的光的強弱,去推測太陽油能否有效阻隔紫外光。」

最後結果顯示,他們所製作的環保太陽油也頗有功效。他們也有用自己製的太陽油,但因為是物理式防曬,塗上去會白了一片,只會在皮上形成薄膜,不像化學防曬被皮膚吸收,所以也沒有送給愛美的同學用。

環保太陽油材料簡單,最難的是掌握乳化劑份量,讓水和油結合在一起。(吳楚勤攝)

環保太陽油材料簡單,最難的是掌握乳化劑份量,讓水和油結合在一起。(吳楚勤攝)

他們全都是中四理科學生,有讀化學或生物,但原本對海洋污染問題也理解不深。黃沚泓解釋:「例如化學太陽油會引致珊瑚白化,背後的原理我們也不太清楚。但製作過環保太陽油後,我們也理解到原來裏面含有二苯甲酮的化學物質,會殺害珊瑚幼蟲,令到牠們難以繁殖,就會導致珊瑚死亡,最後呈現為白化。」

他們製作的不少產品,校內同學也有使用。「我們一邊製作其他產品,一邊也會用自己造的咖啡渣肥皂洗手。」

在海洋公園內設置攤位的那天,他們努力向遊客推廣自己理念的同時,也送出不少產品,環保太陽油則不在送贈之列。黃沚泓笑一笑說:「怕有些人用了會敏感,因此我們決定留為己用。」他們也特別設計了一張海報,將所有產品的配方寫上去,讓公眾參考,當中更有QR碼,讓人可以查閱電子版,回家根據配方製作,方便快捷。

當遊客知道這些產品是用廚餘和垃圾製造,也感到非常驚訝。孫千嵐微笑說:「他們都懷疑是否有效和乾淨,我們就仔細解釋處理過程,經過發酵和沉澱後,已經很安全,而我們自己都有用。但不少人也會有偏見,覺得怎麼可以再用。」吳金花補充,經過的遊客中,也有些是曾經試造咖啡渣肥皂,最後失敗了,所以很驚訝他們製作出來的成果很漂亮,還仔細請教了方法,讓她很有成功感。「我們也是查了很久才找出這個比較成功的配方,環保太陽油也失敗了數次。」

經過這次比賽,他們的環保知識大大提高,例如決心不再用微塑膠產品,每次用個人護理產品都會仔細看當中的原材料,確定沒有塑膠成分,而製作過環保產品,他們也覺得自己正在用的那些產品昂貴又容易造成污染。從前他們會把垃圾直接扔進垃圾桶,如今則會清洗乾淨後放進回收箱,吳金花感慨地說:「從前我不知道那麼多魚類都面臨滅絕危機,因此也多留意了環保海鮮,希望市民也儘量避免買入那些沒有用可持續方法捕獲的海鮮。」

環保酵素的材料簡單,只需要橙皮、糖、水等。(吳楚勤攝)

環保酵素的材料簡單,只需要橙皮、糖、水等。(吳楚勤攝)

撰文 : 愛拉

[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

真正得着

更多STEM尖子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