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治療儀在家專業護理 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擬加入AI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由中大醫學院教授秦嶺(後排右)帶領的研究團隊MTcure,成員不乏博士生、教授、醫生及工程師;前排中為鄒力。(黃俊耀攝)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 不少長者患上膝關節退化,為醫療系統構成壓力。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有見及此,開發了一款輕便膝關節治療儀,以弱激光、熱療及按摩等聯動治療方案,讓患者在家中接受專業級護理。該項發明在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2019獲得「創業一等獎」,更在瑞士日內瓦「第46屆國際發明展」奪得金獎。
由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秦嶺帶領的研究團隊MTcure,自2016年起研發家用膝關節治療儀,成員包括博士生、教授、醫生及工程師,涵蓋臨床醫學、 工程設計及製造等專業範疇。秦教授本身也是膝關節炎患者,他表示,按摩能緩解患處症狀,但要找專人按摩並不容易,遂想到與工程系共同研發膝關節治療儀。
現時膝關節炎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外科手術及物理治療,其中以物理治療最受醫生推薦。然而,物理治療流程複雜、設備笨重,而且患者必須在醫護人員或理療師陪同下進行,諸多不便;膝關節治療儀的出現,有助把專業級治療方案帶到家中。
弱激光配合熱療按摩
膝關節治療儀淨重約400克, 以弱激光、熱療、按摩等聯動治療方案,配搭適用於膝關節後方組件的自轉功能,可以直接按壓整個膝關節,達到深層組織刺激,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及組織再生;內置的弱激光可進行醫學治療,幫助組織修復、減輕疼痛等效果,使膝關節活動更靈活。
團隊成員之一、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博士研究生鄒力解釋,膝關節治療儀模擬了醫生治療的過程,現階段要配合醫生診斷使用。治療儀有默認的通用模式,醫護人員可因應患者的病情,調節低、中、高模式,「治療儀可以單獨使用,亦可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每天使用約15分鐘,便可達到較佳治療效果。」

只要按下治療儀的開關, 便會啟動默認模式,操作簡單。(黃俊耀攝)
研發應用擴至頸腰
團隊早前曾邀請43位介乎60至90歲的長者參與臨床測試,他們均患有中後期膝關節病。參與者每星期使用治療儀兩次,每次約30分鐘,為期約兩個月。研究團隊發現,患者的病情指數降低約40%,治療效果顯著。
在研發過程中,團隊發現坊間有不少同類產品。秦教授笑言,此現象恰好說明,家用膝關節治療儀市場極大,他坦言不怕比較:「治療儀的治療能量密度,與醫院輸出的能量密度吻合,治療效果比同類產品更明顯及持久;加上使用感舒適,可增加患者使用意欲。」
秦教授透露,團隊正研究為治療儀加入增值項目,如人工智能(AI)技術等,通過年齡、性別、體重、病齡等參數,自動偵測及分析用家的身體狀況;同時通過實時反饋自動調節力度及溫度等。
除了膝關節治療儀,團隊亦將研發頸、腰等部位的治療儀,擴大技術適用範圍,甚至可用於紓緩乘搭長途機導致的下肢腫脹、美容用途、加快淡化手術後疤痕等;團隊又計劃為治療儀加入手把式設計,讓使用者可自行控制按摩力度。
團隊去年開始與多家本地療養院合作,讓逾百位長者試用治療儀。鄒力直言,希望藉長者的體驗活動,讓團隊收集更多臨床數據,進一步完善設計細節,「治療儀目前只是實驗室產品,設計上未夠成熟;如產品結構不穩定,穿戴時或會斷開或散開。」
膝關節治療儀由團隊成員親手製作,每人每周只能組裝約10台,難以應付大量的商業需求。鄒力解釋,由於治療儀屬於醫療設備,對生產線的要求較高。團隊正申請更多醫療認證,並積極跟中港電子製造商接觸,爭取在今年內進入量產階段。
定價相宜冀今年量產
定價方面,團隊冀控制在1500元左右,比市場相關產品便宜近一半;亦希望與醫院合作,提供治療儀租借服務,租金暫訂為每人每年約1000元,「病人租借治療儀期間,我們會派遣醫療團隊,定期提供專業指導及服務。」
鄒力透露,團隊目前未獲外來投資,主要依靠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提供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大學前期創業育成中心提供的服務,以及團隊成員個人投資支持,而香港科技園、深圳前海等都有意資助。

治療儀組件能夠自轉,可按壓整個膝關節,刺激深層組織。(黃俊耀攝)
採訪、撰文:陳施敏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猜猜哪張是真臉?
兩位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以人臉繪圖軟體件StyleGAN,開發了一個「哪張是真臉」網站,設有左右一組人臉近照,讓網民猜猜哪張是真,哪張是合成,以提高大眾對假身份的戒心。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美科企聚集西岸 智庫建議東遷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最新研究發現,矽谷及其他沿海科技中心的領導地位穩如泰山,並創造愈來愈多高科技工作;即使官方出手干預,亦難以把高收入產業強行遷至其他新區。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港超跑售168萬 明年推電動版
本地汽車企業及製造商APEX Motors昨天發布旗下首架兩座位高性能超級跑車AP-1,以方程式賽車為藍本,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車架,重量只有620公斤,0至100公里加速只需2.5秒。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港下周四起可申請原授專利
近年港府改革本地專利制度,包括制訂《2016年專利(修訂)條例》,新例將於下周四(19日)生效,專利申請人要取得20年本港原授標準專利,費用約4400元起。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團結基金倡建國際研發之都 設大型機構主導免資源重疊
團結香港基金昨天發表《釋放香港科創潛能 構建國際研發之都》研究報告,建議港府通過「官產學研合作」,協調資金、人才及合作機制,把香港打造為「國際研發之都」。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日本推廣電子支付挑戰大 (鄧淑明博士)
上文提到,東京奧委會預期超過50萬中國遊客會蜂擁至明年7月舉辦的日本東京奧運。這就會引起另一個難題:面對大量習慣電子支付的中國遊客,現金當道的日本如何應對?
- Posted December 10, 2019
- 0
-
智能機械人只懂撳掣
要把傳統的家電設備升級到物聯網應用,成本可以很低廉。智能按鍵機械人Adaprox Fingerbot,體積恍如一隻手指般,唯一功能就是「按一下」,透過遙控開關各種設備,每個售價約195港元。
- Posted December 10,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物流格價平台 助個人中小企若需要寄件去海外, 通常惠顧國際物流公司, 但運單入場門檻較高, 不便中小企及個人用戶。本港初創 #Spaceship 設有格價服務, 用戶注冊後可預約寄件。今次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 #黃錦熙 及 #林煥枝, 談談其市場定位及優勢。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