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無現金社會(二):德國人對現金的執迷 (沈旭暉)

By on May 9, 2019

本文作者沈旭暉為《信報》主筆(國際),為《信報》撰寫專欄「平行時空」,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使不使用現金,背後或涉及歷史、民族性等解釋。(路透資料圖片)

使不使用現金,背後或涉及歷史、民族性等解釋。(路透資料圖片)

昨天談及電子支付在中國、印度、非洲國家特別流行,自然與這些國家地方的後進環境有關。由於他們昔日的信用和金融體系沒有歐美成熟,作為下游的支付方式,自然呈現不一樣的面貌。

中國銀聯自主發展

對歐美社會來說,他們的無現金化是手機綁定信用卡,但民間反應也比較冷淡,因為信用卡本身已經很流行,而手機是一種需要定期充電的儀器,上一代人會認為反而不及一張卡方便。在歐美申請信用卡相對容易,亦有各種優惠、積分,情況類似香港,對新體系的冷淡,只是因為本身已經有行之有效的支付機制。

中國政府當局不希望支付、清算機制要依賴外國機構,所以打造了銀聯這個負責交易清算的中央,至於電子支付自成體系,都是這種「自主發展」思維的產物。

內地自然也有信用卡,但因為銀行整體信用卡的不良貸款率較高,一般人申請較難、交易手續費也高,至於現金又有假鈔、衞生等問題,加上國家自身信用金融的進度,追不上強勁發展的商品經濟,數字管理又是符合威權政體的國家政策……凡此種種,就促成了民眾轉向電子支付。印度、非洲等地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Merchant Machine 2018年發表的報告,中國以47%成為電子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國家,而超級大國美國,則在遠遠的第7名,普及率只有17%。

德國人以極度依賴現金聞名,其電子支付普及率不入全球前十名。(路透資料圖片)

德國人以極度依賴現金聞名,其電子支付普及率不入全球前十名。(路透資料圖片)

傳統發達國家的電子支付普及率超過三成的國家,只有小國寡民的挪威(42%),其餘的普及率,鮮有超過20%。根本原因是,由於美國等地本身的信用金融體系已發展成熟,現金亦受信賴,加上不少農村地方十分老化,不少家居依然使用舊式電話,很難接受新事物,所以除非有巨大誘因,否則社會主流不會輕易在一代人身上改變。

比美國更抗拒電子支付的,還有歐洲經濟龍頭德國。德國人以極度依賴現金聞名,在上述報告中,德國人的電子支付普及率不入全球前十名。

根據歐洲中央銀行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德國人身上平均會有現金103歐羅,金額遠高於歐盟內的所有其他國家。這背後除了上述經濟高度發達等原因,據說還有歷史、民族性等解釋。

沒有現金削減自由

據德意志經濟研究所經濟學者Dorothea Schafer分析,兩次世界大戰對德國人的歷史烙印依然深刻,無現金社會很容易令人想到納粹那些以數目字管理、精密計算的大屠殺,所以不少德國人認為一旦取消現金,也就是取消人民的某部分自由。

另一位經濟學家Max Otte甚至發起了「Save Our Cash」運動,擔心無現金社會的出現,等於個人訊息完全被金融機構操控。假如這趨勢延續下去,德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後一個大規模使用現金的國度,這對整個歐盟的電子支付系統變革,亦有深遠影響。

德國人身上平均會有現金103歐羅,金額遠高於歐盟內的所有其他國家。(法新社資料圖片)

德國人身上平均有現金103歐羅,金額遠高於歐盟內所有其他國家。(法新社資料圖片)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0509_P34

其他沈旭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