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台灣輸出智慧城市服務 (鄧淑明博士)

By on April 29, 2019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台灣把2018至2020年定為「三年計劃」,最終目標是外銷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路透資料圖片)

台灣把2018至2020年定為「三年計劃」,最終目標是外銷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路透資料圖片)

智慧城市商機無限,研究機構IDC指出,亞太區是智慧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估計到2022年,開支將佔全球四成多,達600多億美元(逾5000億港元)。如此龐大的巿場,香港是否可以分一杯羹?

3月底,我應亞洲生產力組織(APO)之邀,為其於南韓舉行的「智慧城市研習坊」作培訓導師,見識到亞洲多國,包括柬埔寨、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對智慧城市的熱切。台灣高雄等大城市在這方面有相當經驗,他們在會上也不吝分享。事實上,高雄由一個被污染問題困擾的工業城鎮,利用資訊科技大幅改造,對發展較落後的地方特別有參考價值。

高雄以製造業及石化工業為主要產業,加上摩托車和柴油車是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令當地空氣污染嚴重。為了改善問題,市內廣設空氣品質監測器,以資訊科技嚴厲監控空氣品質,配合政策鼓勵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發電廠減少燃煤等措施,近年該市空氣質素已獲大幅改善。

資訊科技也為市民改善的生活質素,其中高雄引以為傲的「雲端地籍行動網」,是政府、學界、產業和民間合作的成果。這個跨部門平台整合了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和多個政府部門的資訊,提升行政效率,例如天災後要測量農業損害,以前農業局必須等地政局陪同丈量損壞面積,導致補助金無法即時發放,有了這個平台,農業局只要帶着平板電腦,便可自行取得準確定位數據;同時它也方便民眾辦理各項申請,令舟車往返次數每年減少2萬多次、申辦業務縮短3萬多天,四成四人感到比以前方便;政府人力成本亦節省5400萬新台幣。整個個案具體示範了資訊科技應用的成效,方便走向國際。

高雄以製造業及石化工業為主要產業,當地空氣亦污染嚴重。(中新社資料圖片)

高雄以製造業及石化工業為主要產業,當地空氣亦污染嚴重。(中新社資料圖片)

正如台灣經濟部工業局科技專員指出,他們把2018至2020年定為「三年計劃」,最終目標是外銷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他列舉了3個全島最佳範例,一、智能街燈──在台北桃園設立1800支燈柱,既節省140萬度電力,也有助當局的城市管理;二、智慧泊車──手機應用程式結合車位空缺、找尋泊位、電子付費等功能,已在8個城市採用;三、災害防治──以穿戴裝置、無線儀器監測實時水位狀況,又分析潮汐數據,並於有需要時向市民發出警報及安全指示。

這些服務固然便民,實踐過程獲得的經驗,包括如何處理市民對私隱的疑慮、如何說服市民這些不菲的開支有利大眾,以及如何收窄城鄉差距等,這在向外推廣智慧城市方案時,會顯得更具體和實在,也是台灣的一大賣點。其實香港也有不少令東盟等亞洲國家羨慕的賣點,篇幅所限,日後再談。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