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筆記App八年收入數千萬 (GoodNotes陳浩銓 )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GoodNotes目前收入不俗,暫未擬引入投資者。 (GoodNotes網上圖片)
不少著名的應用程式(App),背後都由港人開發出來。以蘋果iOS筆記程式GoodNotes為例,為iPad平板提升書寫體驗,上架至今逾200萬人下載。GoodNotes未有燒錢擴張,反而專心開發付費程式。在全球用戶支持下,8年來生意額達數千萬港元,成功在國際衝出名堂。《信報》StartupBeat今次請來其創辦人陳浩銓,分享其創業理念及營運策略。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陳浩銓 GoodNotes創辦人
尹:作為應用程式初創,可否講解一下你們的產品?
陳:GoodNotes為蘋果iOS筆記程式,支援旗下iPhone及iPad等設備。最新版本GoodNotes 5提供打字、手寫、繪畫、影相, 以及載入PDF等不同筆記功能;另亦引入數學原理,例如用戶把熒幕放大,墨水筆跡亦保持平滑,不致失真。此外,以往用戶採用紙本筆記,須揭頁翻閱搜索相關資料;現時我們以自家研發的手寫辨識引擎,旗下系統能自動辨識文字,以便用戶搜尋過去的筆記。
Apple Pencil令收入倍增
尹:為何有志創立此平台?
陳:本人自幼熱愛編程,記得10歲那年,我曾到深水埗黃金商場購買字典般厚的編程書,其後自學設計程式。時至2010年,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我,主修物理及數學,經常需要手寫筆記,惟紙張記錄零散,容易遺失;若須攜帶外出,也不太方便。
適逢那年蘋果公司首推第一代iPad,我認為這正是契機,何不把紙簿的體驗投放至iPad?當年市面雖有不少筆記App,但其用戶體驗未如理想。於是,我決定憑以往的編程經驗,自行研發GoodNotes。
起初,我只構建適合自用的筆記App,猜想或能帶來數十萬港元收入,作為下次創業的儲備。始料不及的是,GoodNotes推出不久後,竟深受全球用戶歡迎。自蘋果於2015年新增配件Apple Pencil後,公司收入增長兩至三倍。GoodNotes成立8年以來,能賺取數千萬港元生意額,實在超出預期。

陳浩銓(左一)指出,GoodNotes引入數學原理,例如用戶把熒幕放大,墨水筆跡亦保持平滑;旁為尹思哲。(GoodNotes網上圖片)
德國用家自薦助推廣
尹:得知GoodNotes深受歐亞用戶歡迎,當初進軍海外市場有何策略?
陳:在早期階段,GoodNotes為本人獨力研發及經營。當時未有充裕時間兼顧業務推廣等宣傳工作,產品得以進駐海外市場,有賴用戶自發拍攝GoodNotes教學短片至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平台。透過用戶建立口碑,品牌得以在歐洲、日本等地廣泛流傳,吸引不少潛在用戶發掘筆記程式的好處。
約在數年前,有德國忠實用戶曾兩次聯絡我們,自薦協助我們有關市場推廣的工作。得知他熟悉公司產品資訊,我便請對方幫忙管理GoodNotes於社交平台,以至官方部落格(Blog)的內容,充當公司與用戶的溝通橋樑。我們與旗下用戶關係頗為密切,除了向他們諮詢意見,亦相約測試及改良產品。
此外,我們有幸獲選參與蘋果的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與該公司職員面對面溝通,沒想到蘋果工程師樂意解答有關程式開發的難題;其App Store編輯甚至主動邀請合作,那時才獲悉蘋果內部不少員工原來亦有使用我們的產品。
蘋果iOS筆記程式GoodNotes上架至今逾200萬人下載。(GoodNotes網上圖片)
付費模式開始不湊效
尹:GoodNotes成立至今,有否融資打算?未來有何計劃?
陳:GoodNotes為收費App,主要營收來自用戶付費,由於旗下用戶持續增長,公司沒跟廣告商合作下,收入亦算不錯,暫沒迫切融資的需要。自蘋果Apple Pencil推出後,新科技產品體驗逐漸完整,更曾有投資者主動接洽。惟當時產品未夠成熟,因而婉拒。
我們正籌備新產品技術及商業模式。例如以往GoodNotes的客戶群,以學生、上班一族為主,日後程式或成為團隊溝通工具,亦有新增訂閱項目的打算。
不過我認為,現時App以付費模式經營,開始不太奏效。隨着用戶使用模式轉變,若非依靠口碑,很少人願意一開始就付費買App。我們不排除日後為搶佔市場,把GoodNotes轉為免費App,吸引更多潛在顧客,屆時融資對業務發展將有莫大幫助,我們亦期望與投資者本身能有戰略性的合作關係。

陳浩銓自幼熱愛編程,大學時主修物理及數學,經常需要手寫筆記,令他想到建構自用的筆記App。(信報資料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延伸閱讀:
筆記App奉行Profit First 收費代融資 拒盲目擴張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XBOX次世代主機亮相
微軟最近在Game Awards 2019大會上,搶先發布次世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最快在2020年底推出。新機外形如一座桌面電腦,無論橫直擺放均可使用,更兼容上代版本遊戲,售價待定。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香港科技園公司勇奪最佳孵化器大獎 亞洲企業孵化協會首度來港 肯定亞洲成為國際創科樞紐優勢
第25屆亞洲企業孵化協會(Asian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Incubation)年度大會首度在香港舉行,香港科技園公司於頒獎典禮上榮獲「年度最佳孵化器大獎」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WeLab再籌12億 夠錢發展暫不上市 大中華今年最大筆
港產金融科技公司WeLab完成金額超過12億港元(即1.56億美元)的C輪戰略融資,是今年大中華區最大額金融科技融資。WeLab創辦人龍沛智指,集資為擴充業務做準備,惟短期內無意上市。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看似合理 輸了時機 (老占)
一般公司的老細嘴裏成日話創新,通常他們所謂的創新,會分為四個階段。如此鋪排,看似合理,但已輸了時機。實際上,裹足不前的原因有很多,怕輸,寧願留在舒適圈。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上市失敗與獨角獸時代終結 (黃岳永)
估值曾經高達470億美元的共享辦公室WeWork,在IPO期間賬目備受質疑,估價一降再降,最後在爆出創辦人操守醜聞後,IPO亦告失敗收場。WeWork這場鬧劇被不少人視為獨角獸時代的終結。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視窗7明年「退役」煩到你升級
迫使用戶升級,可以去到幾盡?微軟將在明年1月14日起,停止支援旗下Windows 7作業系統。微軟透露在上述限期過後,將主動推送全屏通知,敦促全球用戶盡快升級。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
矽谷巨企失色 求職熱門十大不入
美國員工評價網站Glassdoor周二公布2020年最佳工作地點,今年上榜的100間當地企業,共有31間為高科技公司;當中20間入選的企業,在美國三藩市灣區設有總部。
- Posted December 13,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臨時部署鏡頭 動態分析數據#華飛思 嘅人臉辨識, 臨時擺放一部手機, 或利用無人機, 呢啲低清嘅鏡頭, 毋須配合資料庫, 亦可動態收集影像, 作數據分析用途, 例如商場人流等。今次請來其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李麗珍, 向大家講解其技術。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