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測試防癌於未然 (Prenetics 楊聖武)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楊聖武提到,不少華人都願意以基因檢測,了解患上遺傳病的機會率。(黃潤根攝)
癌症是本港的頭號殺手,病徵往往於後期才發現。普羅大眾關心健康,近年開始以遺傳基因(DNA)測試,預早防範各種潛在危疾,而收費門檻亦逐步降低。《信報》StartupBeat請來Prenetics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楊聖武,分享其創業理念及營運方式,探討本港對基因測試的需求。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楊聖武 Prenetics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
尹:你們最近推出DNA測試平台Circle,主要向大眾提供什麼服務?可否簡單講解其原理?
楊:公司最新推出的「circledna.com」平台,目前向大眾銷售兩項DNA測試,當中拆解基因背後的密碼。
第一項是有關飲食及營養的DNA測試,偵察用戶攝取食物營養的狀況。舉例,有些人吃大量食物也不胖,有些人吃少許已致肥。營養方面,通過我們的DNA測試平台,讓用戶辨識所需維他命的攝取量,或分析會否對某些食物過敏。透過此等數據,再建議用戶改善其飲食習慣,引領他們邁向健康生活。
唾液化驗 評估遺傳機會
第二項是癌症DNA測試。現時公司的技術能透過DNA檢測,分析8種常見癌症的健康風險,包括乳癌、胃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黑色素瘤,以及子宮癌,評估用戶患上某些遺傳疾病的風險。
以荷里活影星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為例,她於2013年透過DNA測試,發現體內有BRCA1基因變異,即分別有87%及50%機會患上乳癌及卵巢癌,於是決心施手術解除病變風險。同樣,我們若能預知有關問題,可以及早預防,把病發影響降至最低。
尹:可否講解整個DNA測試的操作流程?
楊:以往市民須事先往醫院抽血檢驗,等候多時方可獲悉其DNA測試結果。近年測試程序大幅簡化,現時只須從口腔提取唾液樣本,採集後放入特製器皿內,整個過程只需約30秒。其後,把有關DNA樣本送往公司轄下的實驗室化驗,10個工作天即可獲取數碼報告,毋須四處奔波而且快捷方便。

近年基因科技發展成熟,無論測試難度及成本,均比以往大為降低。(Freepik圖片)
科技提升 收費大眾化
尹:DNA測試是否在外國流行?跟本港的商業模式有何不同?
楊:美國的DNA測試發展成熟,目前當地約有1500萬人已做過測試。按當地約3.3億人口計算,參與的比例算是相當高。除了科技大幅提升,DNA測試收費門檻下降,亦是令測試普及的原因之一。
記得約在4年前,美國人要做DNA癌症測試,動輒花費數萬美元,現時數百美元即可享用。由於我們擁有自家實驗室及技術,收費可調低至千餘元左右,讓普羅大眾能夠受惠。
尹:癌症是致命的遺傳病之一,患者普遍對病情有何取態?
楊:我們曾進行市場調查,發現逾八成華人表示,即使他們患癌,仍想得悉其健康狀況。反而僅有三成外國人,有意查明自己有否患癌。港人普遍認為,若能愈早了解情況,主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生活模式等,就可防患未然。
據了解,影響患癌風險有兩大因素,其一是DNA,其二是生活模式。有見及此,我們積極發展這兩項DNA測試。
承諾保障消費者私隱
尹:剛提到DNA數據會伴隨我們一生,你們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楊:現時消費者的私隱意識提高,他們進行測試前,公司會事先諮詢客人同意後方會使用有關數據。此外,我們亦向他們承諾,不會把有關資料賣給第三方,例如作市場營銷用途,這點我們是十分肯定的。
尹:你們公司未來有何發展計劃?
楊:公司率先推出的兩大產品,主要以消費者容易理解為大前提。由於大部分病症都能從DNA探測得到,相信我們的技術水平足以覆蓋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病症。按目前情況估計,本年內將推出更多基因測試項目,助市民改善健康狀況。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用AI「買時間」(林國誠)
技改善生活是不爭的事實,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的出現,對人類未來發展有正面影響,雖說AI給你的答案並非完美,僅宜用作參考,但有助省下自己的思考時間,作為輔助性質,有利無害。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人工智能與同理心 (黃岳永)
現今不少工作需要用到design thinking,簡單而言就是以問題的對象為本,從而思考和制定解決方案的一種思維能力。設計思維的第一步需要有同理心,當ChatGPT等AI工具成為生活常態,AI又能否以同理心生成出最佳的答案?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德創即沖啤酒粉加水暢飲
德國以釀造特色啤酒馳名,慕尼黑附近一間修道院啤酒廠,經過近兩年研究,最近發明首款啤酒粉劑。科技媒體New Atlas報道,粉劑本身不含酒精,但味道保持濃郁;相比傳統啤酒,重量降至十分之一,減碳之餘又慳運費。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台歌手新曲AI代唱無人聽出
台灣唱作人陳珊妮在白色情人節(14日)發行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並邀請香港殿堂級詞人周耀輝作詞。及至本周三,她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自爆,這首歌原來不是她本人唱出,而是模擬她聲音的AI所唱。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城大與深圳人社局合作 支持港青創新創業
推動深圳天使母基金助HK Tech 300初創落戶大灣區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直支持本地青年人創新創業,並為有意衝出香港的初創團隊提供支援,抓緊香港以至大灣區的無限發展機遇。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教大視AI為夥伴 學生可用ChatGPT
香港教育大學昨公布 AI生成工具教學策略,提出「6-P教學取向」,建議教學人員視AI為教學夥伴,學生亦可在課堂使用AI輔助工具。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指出,不會禁用ChatGPT聊天機械人,坦言AI出現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建築管理平台實踐智慧城市 (Chain Technology 黃淨陶)
近年港府致力發展智慧城市,在政策及基建廣泛着墨,惟普羅市民的思維似乎尚未跟上。今次請來Chain Technology業務發展主管黃淨陶,分享其公司的方案如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