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醫專擬設資歷認證 評專科新技術水平 (紀曉風)

By on November 14, 2018

原文刊於《信報》的「紀曉風/獨眼香江」專欄

劉澤星(左)指專科資歷認證系統有助更保障病人安全,梁嘉傑(右)補充指更能讓病人選擇到合適醫生。(黃勁璋攝)

劉澤星(左)指專科資歷認證系統有助更保障病人安全,梁嘉傑(右)補充指更能讓病人選擇到合適醫生。(黃勁璋攝)

全港現有近8000名專科醫生,佔整體註冊醫生1.4萬人逾半,作為法定培訓機構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為進一步提升專科醫生水平,正研究各專科院士,在學習操作新高端醫療儀器、治療程序如機械臂、導管,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設立資歷認證(credentialling),確保病人治療安全和提供高質素醫療服務。

醫專今年成立25周年,主席劉澤星和副主席(教育及考試事務)梁嘉傑周一(12日)向老紀透露,醫專轄下各學院早於2016年已開始討論推行專科資歷認證系統,其後積極着手準備工作,各學院亦自設相關委員會以制定程序,而醫專則探討跨專科認可及培訓的可行性。

涉機械臂及導管手術

梁嘉傑指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醫學界常出現新儀器、程序和步驟等,但醫生在接受基本專科培訓時未必學過,運用時有一定風險,故醫專認為可引入資歷認證。審核要求包括醫生曾處理過的個案數量、表現及同行認同,最終成績會作為評核醫生是否勝任於病人身上使用新治療方法。當醫生取得該資歷認證,病人和醫院便有依據是否選擇該醫生,至於涉及的新技術,有近年大熱的機械臂、導管治療及人工智能技術等。

不過,資歷認證並非法定要求,僅為參考,醫生就算沒有取得資歷認證,仍可使用新技術提供治療。梁嘉傑說:「不是不准做,而是哪些人達到一定水平,如果一個機師一年飛一次,你敢不敢坐?」劉澤星則指出,現時任何醫生取得執業資格後,並沒限制其不能做什麼治療,但病人知道應找哪類專科醫生或專家,不會隨便找一個醫生治病。

醫專計劃推出的資歷認證,涉及機械臂(圖)、導管治療及人工智能等新治療技術。

醫專計劃推出的資歷認證,涉及機械臂(圖)、導管治療及人工智能等新治療技術。

2013年中文大學心臟科前講座教授余卓文事件轟動全港,當年余被指使用先進治療程序為病人做手術,但缺乏經驗及手術技巧,致發生多宗事故,余其後被「封刀」及與中大、威爾斯醫院掀起「白色巨塔」風波,余其後也轉投私家醫院。

新制非阻「同行搵食」

醫專推出資歷認證,是否為避免再出現類似余卓文事件?梁嘉傑否認,稱「完全無關係」,又說推出新系統不是想阻「同行搵食」,而是對巿民更有保障。

另外,醫專亦考慮提升「延續醫學教育」計劃(簡稱CME)的難度,現時專科醫生強制每3年要在CME計劃下取得90分或以上,才可保持其專科資格,醫專認為醫生應更主動參與相關專科的工作及會議等,「而唔係齋坐或簽到就走」。

為迎接成立25周年大日子,醫專12月7日至9日舉行周年紀念會議,屆時來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醫學權威將分享業界最新發展,特首林鄭月娥將出席同月8日的開幕禮。

位於黃竹坑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網上圖片)

位於黃竹坑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網上圖片)

更多紀曉風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