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照腸鏡即辨瘜肉良性惡性

By on July 9, 2018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張芮愷指日後收集更多、來源更廣泛的數據後,AI的深度學習功能將進一步提升辨認和分類的準繩度。(黃翹恩攝)

張芮愷指日後收集更多、來源更廣泛的數據後,AI的深度學習功能將進一步提升辨認和分類的準繩度。(黃翹恩攝)

煙酒過多、少菜多肉,令大腸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尤以50歲以上人士最高危。但現時以內窺鏡檢查腸壁瘜肉,需時約兩星期才有結果,嚴重的話可能耽誤診斷治療時機。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斥資逾200萬元,開發人工智能(AI)分析及實時檢查系統,即時分辨瘜肉類型,準確度達97%。負責研究的中大外科學系博士研究生張芮愷透露,正接觸天使投資者,冀兩三年後把技術推出市場,並擴展至內地醫院,「幫到愈多人愈好」。

準繩度97% 3年內推出

大腸癌最主要的預防方法,是定期進行結直腸檢查,探測腸內有否腫瘤性瘜肉。醫生會把內窺鏡從肛門伸進,憑影像判斷腸內大大小小組織是否瘜肉、是否屬腫瘤性,隨即切除化驗。但肉眼檢查可能遺漏不顯眼的瘜肉,亦可能出現病理誤判,化驗結果需約兩周,可能耽誤治療時機。

中大外科學系助理教授潘頌欣與張芮愷兩師徒,遂從全球收集逾5萬組數據,建立人工智能系統AIdoscopist,對已被醫生辨識的瘜肉逐顆學習和分析。去年團隊把來自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300組結直腸內窺鏡視頻對比,發現AIdoscopist準繩度已達專業醫生的97%。

張芮愷指日後收集更多、來源更廣泛的數據後,AI的深度學習功能將進一步提升辨認和分類的準繩度。

張芮愷舉例,有非腫瘤性瘜肉,與另一款初期的腫瘤性瘜肉非常相似,兩者常被混淆;另外,若能分辨從腫瘤性瘜肉發展至惡性腫瘤之間的不同階段,對醫生斷症和確認治療非常重要。

覓天使投資者 謀攻內地

AI近年在學界及商界甚流行,張芮愷稱在消化內科中,以AI達到病理分類的極少,幾已屆商業化階段。雖然日本亦正研發相似技術,但其內窺鏡須特別製造;潘張二人的研究只須把普通內窺鏡接駁AI系統即可,應用範圍較廣。潘頌欣4月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每部原型模機成本約需1萬元。

張芮愷原本攻讀工程學系,有感過往只集中硬件研究,希望開發高新軟件技術,又得悉有醫生反映現時內窺鏡檢查存在限制,遂着手研發此系統。項目從2015年開始,獲綜合研究基金、創新科技署等,先後資助逾211.3萬元,剛展開申請中國藥監局審批程序,投產前仍須滿足不少監管要求。

張芮愷透露現正接觸天使投資者尋求支持,除希望多做幾個原型機模供不同醫院測試之外,上周剛完成博士論文答辯的他苦笑,現時「員工」只有他們兩人,兼顧研究和市場推廣,故冀有更多資源後可增聘人手,長遠打入內地市場,「雖然技術在香港研發,但亦希望不止幫香港人,幫到愈多人愈好。」

中大研究斥資逾200萬元,開發人工智能(AI)分析及實時檢查系統。(網上圖片)

中大研究斥資逾200萬元,開發人工智能(AI)分析及實時檢查系統。(網上圖片)

0709_P13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