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技術打印血管
現時世界上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在排隊等待器官移植,然而活的人體器官總是供不應求。因此科學家一直試圖複製出人體器官。然而卻有個問題,肌肉組織複製起來很容易,不過怎樣複製繁複龐雜的血管系統呢?來自悉尼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 MIT 的科學家們就宣佈他們用 3D 列印技術成功複製了人體的血管組織。
這批科學家先用纖維 3D 列印出血管的構造,然後在纖維模型上複製血管的表皮細胞,最後將纖維溶解掉,從而讓血管最終成長。不過目前該技術還在實驗室階段,複製一個器官的血管構造尚需數百名科學家的合作。
儘管技術還未成熟,但這已經是人工複製器官的一大進步。或許於不遠的將來我們便會看到利用 3D 列印的人體器官會用在醫療領域上。
[來源:36Kr]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金融服務在科技驅動的世界中競爭 (鄺偉基)
香港的 BFSI 較其他行業更容易遭受網絡攻擊。因應人工智能的興起和潛在的經濟損失,香港金融管理局意識到,香港需要從政策層面上制訂可靠的網絡安全路線圖。金管局的「網絡防衞計劃 2.0」旨在提升香港銀行體系的網絡防衞能力。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當穩定幣不再穩定 (黃岳永)
以波幅小、美元掛鈎、易轉移、加密貨幣、20厘息等多種「好處」作招徠的穩定幣,最終反令投資者傾家蕩產,令人反思穩定幣的本質,到底是一場社會實驗?創業家賺大錢的玩意?還是金融大鱷「割韭菜」的工具?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港加密資管商晉身獨角獸
本港加密資產管理公司Babel Finance周三(25日)宣布完成8000萬美元(約6.24億港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相當於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晉身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初創)企業級別。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75%港手機App企業未擬攻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備受關注,惟大多數本港企業仍未準備迎接此商機。香港無線科技商會昨聯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最新一期「香港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業界調查」,發現75%受訪港企尚未準備好進入元宇宙,較其他亞太地區落後。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檢測系統居家驗乳癌 (香港生物節律研究院 李平陽)
有本地初創利用細胞代謝熱變化原理,開發傳感器放在胸圍內,收集數據上傳雲端分析,報告會下載到用戶手機。今次請來香港生物節律研究院首席行銷官李平陽,講解如何居家管理乳房健康風險。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二維碼再推新標準 狹長設計緊湊慳位
於1994年發明QR Code的日本企業Denso Wave,周三(25日)公布最新長方形二維碼標準rMQR Code,並已納入國際標準ISO/IEC 23941:2022,方便在狹小的印刷空間,例如晶片、醫藥品、單據、相片、產品標籤等儲存資料,而且任何人可自由使用。
- Posted May 27, 2022
- 0
-
香港加薪危機 (高天佑)
本港現時經濟仍然低迷,很多企業都在苦撐,同時又被迫高薪「搶人」以維持營運,猶如蠟燭兩頭燒。對於打工仔來說,職場機遇難捉摸,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有薪今日加,當然不可能要求他們顧全「大局意識」,「捱義氣」放棄爭取高薪機會。
- Posted May 27,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