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星搶閘7月迎不同權新股 新交所:首間極可能是港資

By on March 10, 2018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現在同股不同權企業大多為科網公司,但在新交所上市的科技股市盈率約12倍。(法新社資料圖片)

現在同股不同權企業大多為科網公司,但在新交所上市的科技股市盈率約12倍。(法新社資料圖片)

正當港交所(00388)加快腳步引入同股不同權企業之際,新加坡亦不敢怠慢,新交所執行副總裁兼證券與固定收益主管周士達透露,該所將於本季公布同股不同權規則諮詢,更透露最快7月或會有港資的同股不同權企業在當地上市。分析指出,雖然新交所的競爭優勢未必比得上香港及內地,但若其門檻較寬鬆,或對部分企業有吸引力。

港交所於上月發布同股不同權的規則諮詢,更縮短諮詢期至一個月,冀能盡快迎接同股不同權新股。被問到會否同樣加快步伐,周士達直言不擔心讓港交所先行落實,並指新交所的諮詢過程有專業程序,一般需時兩個月。他提到,該所早於去年2月已就同股不同權諮詢市場,推出時間較港交所為早,樂見港交所的諮詢內容有不少與該所相同。

難為「新經濟」下定義

周士達表示,現時已與不同的同股不同權企業進行溝通,惟不便公布數量,「進程(pipeline)看似不錯,但最終是否能上市,仍要取決於公司及投行」。但他補充說,首家同股不同權企業或最快於7月落戶新交所,並是一家在香港、中國及東南亞有業務的港資企業。

對於會否制定較寬鬆的同股不同權制度,以增加競爭力,周士達稱,「若有太多的投資者保障,或者沒有人會使用。」他未有正面評論香港的方案是否太多投資者保障,「香港做了他們應該要做的事情」。

此外,周士達強調,新交所無意限於只容許新經濟企業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因難以為「新經濟」下定義,「new economy(新經濟)日後也會變成old economy(舊經濟)」。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稱,香港對同股不同權的市值門檻要求較高,新交所若制訂較低的門檻,或有力吸引部分「獨角獸」。同時,若不限於新經濟範疇,也有望吸引到非新經濟的同股不同權企業。有投行人士指出,東南亞近年有不少新興企業發展不俗,加上「一帶一路」推動下,中國企業對東南亞市場的興趣增加,多少能提高新交所的吸引力。

周士達認為,新交所在吸引上市公司方面的其中一個優勢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更為國際化。(何澤攝)

周士達認為,新交所在吸引上市公司方面的其中一個優勢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更為國際化。(何澤攝)

科技股市盈率比香港低

現在同股不同權企業大多為科網公司,但在新交所上市的科技股市盈率約12倍,遠低於騰訊(00700)的逾90倍及舜宇(02382)的110倍。周士達解釋,主因是當地有傳統類型的科技股,但該所亦有未錄得盈利的科技股成功上市集資。

除港交所積極引入同股不同權,內地亦傳出要為「獨角獸」設特快上市通道及以中國預託證券(CDR)方式,讓大型科網股回流A股市場。周士達認為,中國內地、香港及新加坡各具優勢,更相信新加坡其中一個吸引力在於「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更為國際化。

他解釋,若企業為中資及以內地為業務中心,同時願意排隊等候上市,A股市場或是首選;香港則屬於「半在岸、半離岸」,若以中國市場為業務重心,又希望能較快取得資本作發展,或會選擇香港。但若企業有意接觸國際及東南亞市場,新加坡則是更好選擇。他坦言,部分內地企業或因出於政治考量未必願意到美國上市,相對政府中立的新加坡,或是較合適的上市地。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