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也談比特幣(卓文)

By on January 8, 2018

本文作者卓文為《信報》撰寫專欄「夾心人

「挖礦」衍生碳排放和環境保護問題,有可能是觸發未來抵制它的原因。

「挖礦」衍生碳排放和環境保護問題,有可能是觸發未來抵制它的原因。

近日加密貨幣(最熱門者是比特幣)大熱,筆者趁着假期,上網看資料,希望搭上這班搵錢快車。

簡單來說,比特幣是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創造一種交易「貨幣」,理論上,受制設計及電腦運算,最多只能「供應」2100萬個。整個加密貨幣制度,構思應是參考黃金。第一供應有限,不能隨意增加。就算是供應,行內術語也用「挖礦」來形容。這點是針對現時各國貨幣太濫及通貨膨脹問題。和黃金一樣,這些電子貨幣永不磨損,不會因時間及使用增加而折舊。由於貨幣存在網絡上,只要掌握個人密碼,任何時刻都可處置。

電子加密貨幣允許個人和個人直接交易,不需通過銀行或其他結算中心,減省不少中間費用或監管。從這角度看,貨幣本質是反政府和反建制。這亦是它受到新一代歡迎原因。

有意見指這些電子貨幣憑空而出,毫無價值可言,這是見仁見智。首先全世界貨幣本身價值和代表面值都毫不匹配。我們手上100元鈔票實際可能只值1元,它代表的是大眾對發鈔銀行和政府信任。同理,只要有足夠用家使用比特幣,簡單供求道理已證明其價值。另外一點,加密幣採挖也要大量成本。挖礦主要是透過對等網絡、數位簽章、互動式證明系統來進行發起驗證交易,期間需要消耗大量CPU電力和時間。由於愈來愈多人參與「挖礦」和交易,也使耗費電量節節攀升。專家估計,目前「礦工」一年使用電腦挖礦花費電力高達240億度電,比全台灣整個月的用電量還要多!這亦衍生碳排放和環境保護問題,有可能是觸發未來抵制它的原因。至於比特幣是否泡沫,留待下文分說。

更多卓文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