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說真相的勇氣 (尹思哲)

By on June 8, 2017

本文作者尹思哲為《信報》科技編輯,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Clara的故事引來高重建寫「回信」。(資料圖片)

Clara的故事引來高重建寫「回信」。(資料圖片)

書架上有本《說真相的勇氣》,作者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貝克(Gary Becker)及美國聯邦大法官波斯納(Richard Posner)。書商以「反常識對話錄」來形容這本書,原因是兩位作者會就同一個傳統的辯題,例如「大學應該賺錢嗎」,從反常識反傳統的角度,透過寫文章作「思辨的交鋒」。

現實裏,我最近竟然遇上類似的情景。日前寫了一位17歲少女為投身科網而放棄讀大學的故事,文章出街後,拉闊遊戲創辦人高重建(Kin)特意以〈給《17歲少女》回信〉撰文,表明他並不同意故事的部分觀點,感覺恍如波斯納讀完貝克評論文章後寫了回覆一樣;好處是,讓不同觀點可以交鋒。

借這裏,對幾個「反傳統詞彙」補充解釋一下:

一、學位量化寬鬆?

文中,少女Clara提到所謂Degree Easing,亦即學位量化寬鬆,是一個自由派經濟學者發明的詞彙,所指是大學學位的產生,是出於政策需求而非市場需求,情況類似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導致市場最終對該貨幣(學位)失去信心。

二、創企打工不用讀大學

近年香港出現不少收費昂貴的「IT職業學店」,提供各類型IT實戰課程,供本科不是科技專業的人士進修。修讀這類課程所需時間遠少於正統大學。以我理解,很多本地Startup都喜歡聘請IT學店畢業生。

三、大學也知道面臨被顛覆

最近跟香港MIT Innovation Node負責人Brian Yen見面,傾談很久。自從有了Y combinator一類「加速器」,全球精英都知道,念傳統名牌大學不再是登上世界頂峰的唯一通道。因此,不少知名學府都推出以支援及培訓創業為中心的項目,道理很簡單:大學知道自己面臨被「顛覆」,於是首先自行改變。

大家寫得愈多,Clara有愈多資料可參考並作出選擇,才算體現真正的自由意志。

〈17歲少女:我要做個Programmer!〉文章鏈結:https://startupbeat.hkej.com/?p=45673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