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做假數不是秘密

By on December 5, 2016

本文作者老占,為《信報》撰寫專欄「俺俺占占

圖片:Eduardo Woo

圖片:Eduardo Woo

剛結束的二○一六年紐約廣告周(Advertising Week New York)落下帷幕。這個全球最大廣告大會上,大家也在討論「信任」的問題,很多落廣告的Marketer都清楚,做假數不是什麼秘密。淘寶上,eBay上,各式中、港、台、宇宙粉絲、十蚊起錶,花二十元可以買了二千閱讀、Viewership。

就在紐約廣告周開幕前三天,Facebook視頻廣告醜聞被《華爾街日報》披露:過去兩年中,Facebook向廣告客戶或代理公司所稱的使用者平均觀看視頻廣告時間比實際情況高了百分之六十至八十。

明明粉絲只有一萬,談合作的時候卻說有十萬,屢見不爽。Facebook粉絲報假數、負責投放的人用假數字滙報。到最後,假數直接改變了廣告客戶對廣告效果的預期,進一步刺激粉絲專頁造假。除了用便宜的Robot篤數,還有大批投放廣告,提升閱讀量,然後再靠閱讀量賣廣告。圍繞數字廣告的效果,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外人能看到的資料只有版主給出來的幾個數字:粉絲量、閱讀量、點讚量,甄別真假的難度比網頁廣告高了太多。

所謂的「透明」與否、「黑箱作業」,在傳統廣告時代並非沒有。只不過,在數碼行銷的時代,廣告業比以往更缺乏規範的章程和約束,這讓黑箱作業變得更不易被發現,數碼行銷的效果難以監測,交易也不再是明碼實價。

原本,廣告業的一句名言是,不知道百分之五十的廣告費浪費在哪裏,現在數碼時代來臨,社交媒體告訴我們,有百分之九十都投錯了。吃相難看,整個行業是不是都更應該正視其「誠信」問題?究竟什麼是值得監測的東西?以及,誰才是合適的監測者?

 

更多老占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