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盡吸華爾街人才

By on November 16, 2016

本文作者老占,為《信報》撰寫專欄「俺俺占占

美國創投公司的趨勢,往往帶給我很多啟示,金融海嘯之前,華爾街的地位遠遠超過矽谷,但在這幾年一切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科技公司的規模和效率遠遠超過金融公司及投行,唱衰蘋果的人很多,但iPhone 7一出台,股價又不是三天升了十幾巴仙?市值雖跌了不少,但仍是金融公司市值最高的富國銀行兩倍幾,而員工人數是後者的三分一。Google的市值是金融行業中排名第二的摩根大通一倍,人數只有其五分一。

科技公司主導及引領了經濟、社會,甚至日常生活的發展方向。正當華爾街自顧不暇,忙於炒人的時候,Google用百分之十的成本支出支撐自己本身的收入,而收入的百分之九十用來研發那些和人類、未來密切相關的重大項目,例如無人駕駛車、生物科技、量子電腦、人工智能等等。Facebook則深耕研究虛擬現實和太空互聯網計劃;Instagram等一批公司致力於探索科技與人文的結合。

其次,是人才的需求和流向產生變化,這幾年華爾街在全球裁員,即使是二○一二年,美國IT及技術相關人才的需求是十二萬人,當年的應屆畢業生只有三四萬人,所以過去幾年,很多人才由東部的華爾街流向西部的矽谷。

如果說創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我們傳統思維裏那些傳統行業諸如石油、電訊、鋼鐵、煤炭等,最終都會如恐龍一樣,日漸沒落,假以時日,新能源開發技術能逐步突破,那些埋在地下的煤炭、石油可能如泥土般一文不值。

最好的商業模式,一定誕生在最壞的時機,萬物沉寂,必有新生命在孕育,它會引領下一輪萬物復甦。

 

更多老占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