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共享經濟將信任變成信用(杜志挺)

By on January 14, 2016

本文作者杜志挺為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商管啟示」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laneta/15884660512/in/photolist-qcF3a7-piDxP5-8UkC4u-edGwXg-uxDCzN-uPLrKL-uQuuuP-uPLqJY-uQuA6t-uQeJ7T-uPLNAo-uPLLpQ-tToSpK-uPLMqY-uxMj7R-uPLCH7-tToEbg-uxDK8Y-uMV5B1-uxDyCG-uxDG4w-uxDVsA-uQuqa6-uxDGZu-tToCYr-uQexSz-q6HpiR-edGxZt-edGx5V-edGxsM-edGyat-edGxcP-obnLxN-edNddw-edNdAd-edNdN7-pijMgQ-ppSMm5-pa9kCg-7889W1-87eh6C-q8ndFF-7uxuGW-wSaLRh-ee47wi-dQKqBP-dQKqwt-piiQrD-piiQJx-vN8wHw

Ron Mader cc licensed

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信任(trust)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議題。早期發展時,大家認為消費者因為對看不見的賣方信任有限,所以電子商務不適合運用在某些商品上,例如昂貴的商品,因此當時能獲取信任是一大競爭優勢,例如Amazon的one-click服務,可以註冊成專利,就是高度信任的展示,因為one-click儲存了會員的姓名、信用卡資料、聯絡住址等,但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如何獲取消費者信任似乎已經不是個太重要的議題。

信任因電子商務類別而有不同程度,例如B2B是企業交易的平台,企業交易的對象並不太多,而且往往維持長期關係,因此交易雙方都需有長期而高度信任,但B2C就不一樣,企業這一方往往面對大量的消費者,所以信任比較是單方向的,就是消費者要信任企業,所以願意消費,而且要確定買到的商品符合自己需要,但企業並不需要對消費者有高度信任,一般而言只要收到錢就好。C2C比較站在二者中間,因為兩邊都不是企業,所以關係並不一定長久,但付錢的一方需要某種保證,以致所期待的貨品或服務可以獲得保障,所以C2C平台往往需要發展某種保障機制,以增加雙方的信任。

近年來流行的共享經濟將信任的概念再提升到信用的程度。提到共享經濟,大家一定會想到Uber和Airbnb。Airbnb所要求的信任程度遠高於Uber,因為搭個車只要確定安全、價格合理、舒適,我們很少需要對司機來個詳細調查,但是Airbnb就不同。當你要把自己的房子短期租給陌生人住,你會想要知道租客多些資料,至少要得到足夠保證,相同地,當個租客也要確定所租的房子是安全的。

平台要扮演重要角色

拿我最近的經歷來說明。因為暑假一家四口要到美國舊金山一個月,住旅館, 一間太小,兩間太貴,一個月又太短,不適合租公寓,這時Airbnb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項。我的房東是一對年輕夫婦,有小孩,平日教書。他們有個小房子,簡單的生活並不能夠帶給他們充裕的收入去度假,所以暑期時,他們就將房子租出去,租金收入可以資助他們的旅遊。這時Airbnb就幫我們,Airbnb將時差16小時的兩方串連起來。

要將房子租給我們,這對夫婦必須知道我們是可以信任的,相同的,我們也要知道他們是可以信任的,這個信任度是非常高的,在Line或Facebook上,我們可以用家裏寵物的相片代替自己,但在Airbnb上不能放個狗的相片,必須是真實而清楚的自己相片,以增加信任度。於是Airbnb這個平台需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一方面要確定租房雙方都是真實而可信任,但很多個人資料不能也沒有必要給對方,於是平台就要負起這責任。要租或出租房子前必須上載護照或身份證,這種要求不可能在B2C買東西或Whatapp聊天時發生。

還有必須提供真實的緊急聯絡人的姓名、聯絡方式,這些資料不可以是假的,因為真的有事發生時,需要通知這些聯絡人。還有電子郵件和電話號碼(SMS),都需要驗證過,最後還要驗證這個人在電子世界的活動史。例如Gmail賬號或Facebook賬號等,這個階段的驗證已經將信任提升至信用等級。那些被列入黑名單的,將會愈來愈難在共享經濟世界活動。當租客離開後,租客會評鑑房子和房東,同樣地,房東也會評鑑租客。如果租客不好好照顧房子,下一次他要租別人的房子,可能就會被新房東拒絕。

每個人都需要建立信用

共享經濟將信任變信用,這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需要開始建立自己在電子世界的信用。

共享經濟結合了電子世界和實體世界,不單在汽車、房子這種實物方向,還包括實體世界運作的基石——「信用」。電子商務發展了20年,消費者已經愈來愈少有信任的顧慮,現在剛好跨入成年階段,也正是信用建立的時機。這和隱私保護中,建議使用者消除自己的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觀念不同,現在為了建立電子世界的信用,使用者要留下足跡,且要努力建立正面的紀錄,將來有愈來愈多的平台,會排除低信用者參與(例如不租房子給喜歡大吵大鬧的租客)。隨着愈來愈完整的電子信用資訊庫,人與人的信賴因為信任和信用的提高也將提高。

更多杜志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