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角色模糊(劉健威)

By on December 24, 2015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過去大讚手機召車的Uber有創意,當上局長後,卻批評Uber「先犯法後修例」挑戰法治。

本文作者劉健威為《信報》撰寫專欄「此時此刻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過去大讚手機召車的Uber有創意,當上局長後,卻批評Uber「先犯法後修例」挑戰法治。

讀到楊局長這番說話,感覺一盤冷水照頭淋,對這新成立的局不抱什麼希望——因為政治爭拗,創新及科技局經歷幾番風雨才得以成立;但諷刺的是,要是按照楊局長當下思維,這個局恐怕又成為另一個吵吵鬧鬧的場合,給香港添煩添亂。

因為楊局長「不務正業」。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你是賣魚的,賣菜管你什麼事?

管科技的,就從科技和創新角度思考Uber的存在意義,一如楊局長過去的思維;至於犯不犯法,那是警方和法官負責的範圍。但現在,警方仍未有足夠的法律依據來檢控Uber司機,楊局長已僭越了警方和法官的角色,未審先判,指Uber「先犯法後修例」,這不是荒謬絕頂的事嗎?

楊局長不是法律專家,Uber犯不犯法是個很專門的法律問題,連警方也未能馬上作出決定,楊局長憑什麼來論斷?這思維方式是否科學?說話何以服人?楊局長將腦筋用在法律上,只從法律角度看問題,眼光亦局限於此,哪誰來關心科技和創新?

一個社會存在不同的角色,從各種角度思考問題,互相衝擊砥礪,社會才有所進步;要是人人都只從道德或宗教角度看世界,那人文主義和科學就不免受到壓抑,無以發展,數百年前歐洲的歷史就是教訓——科學家提出「無限宇宙論」,跟《聖經》說法有矛盾,可以被活活燒死。那是社會被宗教主導的結果。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兼任科學家和宗教裁判所判官。但香港常常出現這種角色混淆現象,叫人啼笑皆非,記得有一次,有位歷史學者接受電台訪問,記者問他對「九龍皇帝」的看法,他答:曾灶財是犯法的。忘記了本行,當警察和法官去了。

願大家聖誕快樂!

更多劉健威的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