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互聯網金融──香港如何追上?又如何監管?

By on November 11, 2015
 由左至右,數碼港技術總監鍾偉強博士、立法會議員莫乃光、錢方海外聯合創始人梁生光 、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SIG委員韋達人、 主持人 尹思哲。

由左至右,數碼港技術總監鍾偉強博士、立法會議員莫乃光、錢方海外聯合創始人梁生光 、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SIG委員韋達人、 主持人尹思哲。

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下,香港已有許多人提醒大家要急起直追,上月《人民日報》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內地支付寶已領先八達通,引起了全城關注。互聯網金融始終是新鮮事,發展路向如何,及怎樣有效規管得需要政府及社會共同探討。

在《信報》StartupBeat與數碼港合辦的互聯網金融講座上,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該《人民日報》文章作者吳傑莊是香港IT人,而莫自己同意文章的觀察,「八達通當年的成功,是找到大型的巴士公司及港鐵使用,給予用戶信心並願意使用,但没有突破到中小企應用。」

創新的支付系統成為了流行話題,莫乃光說立法會早前通過《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第三方支付公司,包括Paypal、支付寶甚至八達通,需向金管局領牌,持牌人需要有至少2,500萬港元的股本。

他表示這個議題已討論兩年有多,本來業界意見不熱烈,但當條例在今年夏天通過了草案委員會,此時許多中小型新創公司出現,他們紛紛擔心法例會影響業務,甚至被逼離開香港發展,「他們擔心投資者本來給予一億,但四分一資金要『坐監』(即放在支付系統裡),要鎖住2,500萬資金,這阻礙尋找投資者。」

監管門檻太高不利創新

他在日前向傳媒表示此要求對創新企業或小型公司門檻太高,盼金管局對小型公司有豁免。規管的原意是要保障消費者,及彌清可經營的範圍,但過嚴又會窒礙初創企業發展,因此需在過程摸索平衡點。

3月政府成立的金融科技督導小組,至今未有重大公布,莫乃光政府希望快點有清晰的訊息,並估計政府研究焦點將放在借貸及眾籌方面。

英國政府今年推出互聯網金融的研究報告,莫乃光直言香港政府可以參考當中內容,例如報告建議大學課程要有金融科技元素,他亦列出邁向成功的互聯網金融中心的五大關鍵:

1. 兼顧用戶及創新的監管制度
2. 吸引投資者及公司進駐
3. 接近願意嘗新的用戶(消費者或商戶)
4. 接近技術及專業
5. 創新文化(合作、風險、分享)

應保留香港獨特機制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SIG委員韋達人指出,中國內地、印尼、菲律賓等地許多人没有銀行戶口,因此手機理財對他們很吸引,但幾乎所有香港人有銀行戶口,便没有誘因讓他們使用手機戶口。他強調香港本身已有機制保障市民血汗錢,「如果像內地不要這些機制,只想着創新,之後才想一個法律機制去保護,但已經有許多人蝕掉血汗錢,因此不可以摧毀香港完善獨特的機制。」

他表示看好互聯網金融在B2B方面的發展,因為香港在這方面的規管較寬鬆。被問到香港電子支付系統的 不足,韋達人提到,倫敦公共交通不只接受與八達通相似的牡蠣卡,還可以用信用卡付費,遊客不用特意購買牡蠣卡。他又說香港科技人才與其他地方有差距,這可能與大學較少人修讀電腦或工程有關。

但他提醒不要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態」,美國有Paypal,內地有支付寶,但香港毋需發展自己的支付系統,因為没有足夠大的市場,應看清市場需要,例如一間香港比特幣公司看到本地巿場的需要,讓外傭以比特幣匯款到家鄉,令她們毋須支付高昂的手續費。

香港應在支付急起直追

香港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被認為不及內地,但80後港人李英豪在幾年前北上,創立移動支付平台「錢方」,被譽為「中國版Square」,錢方取得成功,為內地逾百萬商戶安裝App支援電子支付,最近打算到香港及海外發展。

錢方海外聯合創始人梁生光是負責香港業務,主攻內地遊客,支援本地商戶採取微信支付。其實手機支付在港人之間不普遍,梁生光體驗過內地的方便,許多時候不需要現金,包括坐的士、食飯,只需靠微信支付,香港應急起直追,「應先發展支付市場,生態其他部份自然會健康起來。」

要有平台讓企業跟政府溝通

數碼港技術總監鍾偉強博士指,今年的首9個月,亞太區金融科技投資額達34億美元,當中六成投放在支付。他指香港監管比歐美相對寬鬆,在金融創新方面做得不錯,甚至先進過倫敦及紐約。

去年數碼港與Accenture合作舉辦金融科技加速器,把金融創新與世界接軌,培育公司類型包括量子電腦、網絡安全,當中有企業家決定留下創業,將公司總部遷至香港。

至於創新與法例的矛盾,鍾偉強認為需要有平台讓企業跟政府溝通,不同的論壇及會議去幫助業界發聲,亦相信政府願意聆聽意見,雙方多溝通以在發展及規管間取平衡。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