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Airbnb到酒店過剩的窘境(鄒崇銘)

By on September 14, 2015

本文作者鄒崇銘為影子長策會成員,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airbnb 27june 1

近月內地來港旅客數字持續急跌,旅遊和零售業難免雪上加霜。正當業界高調要求政府撤銷「限奶令」,以及要求擴大自由行政策覆蓋範圍之餘,就算毋須通過大腦思考,也必會肆意把責任推到反水貨客行動之上。

其實,只要頭腦稍為清醒的市民,皆深明連月來內地的宏觀經濟環境惡化與人民幣滙率急速下滑,才是旅遊和零售業真正面對的嚴峻挑戰。

自由行乃是2003年沙士之後出台的「救港政策」,至今已有十多年歷史,儘管過往或有它的階段性歷史作用,但帶來的巨大社會經濟成本同樣有目共睹。問題是,到底業界應該抱殘守缺,獨沽一味,單靠政策的扶持和保護坐享漁利,抑或應該與時並進,推陳出新,致力開拓「鳩嗚」以外的多元發展,不斷加強旅遊和零售業自身的競爭力?這是關乎香港未來發展路向的重大問題,實在值得慣於「向阿爺伸手」的港人深思。

另一邊廂,警方高調通過執法行動打壓租車網站Uber,其他通過新科技應運而生的產業,在目前法律的灰色地帶中無所適從,發展前景難免蒙上陰影。有志推動社會創新和創業的年輕人,大概也要重新考慮「不變應萬變」,投身那些仍受政策蔭庇的行業更加穩妥,而香港社會也就一如既往的繼續「食老本」。

協作文化 全新塑造

完全可以預見,隨着近年酒店大幅供過於求,自然也在旅遊業逆境中首當其衝,酒店割喉式減價戰一觸即發。此時此刻,民宿租賃網站Airbnb亦極可能繼Uber之後,成為政府下一個重點打壓的對象。

相信有留意網上商業和消費的朋友,對Airbnb已耳熟能詳。這家硅谷知名孵化器YC的產物,是近年僅有3家估值百億的創業公司之一(另外兩家為小米與Dropbox),發展速度之快,令美國主流酒店業也為之側目。自2008年創立以來,Airbnb網站目前在全球3萬多個城市列出逾50萬家出租房間或單位,全年顧客數目已超過1000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數月前美國《財富雜誌》訪問Airbnb的創辦人Brian Chesky,介紹他在美國波特蘭市推動的「共享城市」(sharing city)大計,這意味現時才33歲的他,野心絕不止於提供網上B & B服務。

簡單來說,他心目中的共享城市,乃是通過出租單位的業主網絡,來塑造出一種新的協作文化,自下而上地共同把波特蘭打造成一個更值得旅遊,以至更宜居的城市。

該項計劃強調會從佣金抽取逾10%作繳稅之用,防止Airbnb成為出租單位的業主逃稅的溫床,避免惹來執法部門的干預。但Brian Chesky的願景還在於在佣金中抽取一部分作為改善社區環境的用途,又會向Airbnb列出的出租單位,推動室內禁煙運動,包括免費為它們安裝煙霧監測裝置;他們更會為出租單位業主提供課程,教導他們災難危機應變等技能,加強社區層面的互助支援關係;Airbnb又會與波特蘭政府合作,推動當地中小企業和生態文化導賞,向遊客介紹市內更草根和真實的一面。

Airbnb是否掛羊頭賣狗肉,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Brian Chesky開出的願景,卻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市民互助運動,這難免令我聯想到香港民政局的「築福香港」——除了精美的電視廣告和口號包裝,民政局會效法波特蘭的群眾策略嗎?

當然,香港面對的更根本問題,在於網上民宿租賃服務仍是一大禁忌。2013年北角五洲大廈三級火災,更是敲響無牌賓館問題的警鐘。儘管當局一再強調要取締無牌賓館,但眾所周知,它們仍如雨後春筍,箇中原因也實在簡單不過——內地自由行以至全球各地旅客,難道全都願意每晚大花數千元的天價,入住那些房間如「豆腐膶」般的四星、五星級酒店?

酒店用地 是否過剩

年前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有句名言:「當訂單增加時,工廠應設法擴充規模接收訂單,而不是減少訂單!」這是來自香港傳統工業家的忠告,無疑有一定智慧;問題是,誰才有權擴充規模呢?誰才能夠在自由行的大鍋裏分一杯羹呢?難道只有麗新集團和一小撮暴利的酒店集團嗎?

當港鐵的空間愈來愈站不下人,街道的空間愈來愈來由藥房和金舖佔據,市區的住屋空間也不斷變成賓館、酒店……「貧無立錐之地」的感覺也愈來愈明顯,香港市民如何集體參與介入?

相對於非法改裝的無牌賓館,由個人業主出租臨時空閒單位或閒置房間,作為網上B & B服務的供應來源,不但能讓市民和自由行旅客打成一片,在法例、管理和安全問題上亦更具可行性(例如只限出租不多於兩間房間)。

不說不知,近年南韓首爾市政府為推動共享城市運動,便大力推動本地的網上B & B服務平台,鼓勵市民開放單位接待外來遊客,以解決市內酒店數目不足的問題。或許不少來自香港的「追星」韓迷,早已享用此等價廉物美的服務。但為何波特蘭和首爾可以輕易做到,在香港彷彿是匪夷所思的事?

至於那個總是空喊房屋是施政「重中之重」的特區政府,樓價仍是隨着土地供應的增加而不斷狂升;是否是時候檢討酒店用地過剩的問題?把極為寶貴的市區土地資源,重新投放在「急市民所急」的必要用途上?

更多鄒崇銘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