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網絡私隱X大數據 - 我們暴露了什麼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By on August 11, 2015

本文作者Priscilla Chan為Speakers Connect 創辦人,原文刊於作者博客

mobile 11aug

近日有媒體報道香港某迷你倉透過整理網上租倉系統,採集關於客戶的的「大數據」,例如客人用什麼電腦、電話、瀏覽器,在那一區、什麼時間進入網站,從而仔細劃分客戶種類,制定生意策略,例如提供的不同的服務套餐、折扣優惠等。 運行一年,生意增長一成。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議論紛紛,笑言要少用某品牌的電腦、電話,減少在中環、金鐘等高貴地段上網查詢,以免被價格歧視云云。

無處不在的追蹤軟件

其實商業機構透過採集關於用戶的數據制定生意策略,由來已久。不少網站,都會在用戶瀏覽的時候,在用戶的電腦留下例如cookies、beacons 等的追蹤軟件,收集有關用戶的數據,用作自家生意策略分析,甚至轉售圖利。電子商務網站如Amazon、淘寶等的個人化商品提議;酒店、航空公司等對不同客戶實施的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都已經運作多年。

早前某新媒體的手機應用程式,因為要求用戶提供太多的個人資料而受到非議。其實,一些看起來與商業無關的網站,可能比商業網站對用戶的私隱有更大程度的威脅。早於2010年,華盛頓郵報便曾進行有關調查,發覺不少網站都會在瀏覽者的電腦留下「第三者」追蹤軟件,而不少人經常使用的Dictionary.com留下的「第三者」追蹤軟件更多達159個,為該調查之冠。[1]

有心人裝無心人

Facebook等的社交媒體,面世不過十年左右,我們都堪稱是它的第一代「居民」, 應該如何自處,什麼有利、什麼有害,大家其實都在探索之中,沒有歷史可以借鑒。本來即興的幾句留言、幾張照片,看似互無關連的幾件事情,被串連起來的時候,影響可以超乎你想像。

前幾天有報道,英國F1賽車手詹森巴頓在法國南部度假的時候,懷疑因為其名模妻子道端潔西在社交網站泄露了行蹤,行程中在不同地點打卡,上載照片清楚看到手上帶着的5卡拉鑽石戒指,遭賊人覬覦已被盜竊,損失總值約30萬英鎊財物。

map 11aug

詹森巴頓的失竊事件,讓我想起當年初出茅廬的辦公室傳聞:話說有一同事的公事包在午膳時間被盜竊,因為銀包、證件都在身上,事情同事本也不太放在心上。直至幾天之後,他的家在辦公時間被人入內爆竊,門鎖卻絲毫無損,他才明白當日辦公室的賊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他公事包裏的鎖匙包、和剛巧放在包包裏有他住址的銀行信件。自此之後,我一直緊記有自家個人資料的信件,一定不可隨處亂放,更不可和鎖匙等放在一起。實體的物件,我們尚且容易留意;虛擬資料,存放在不同的平台,看似互無關連、無傷大雅,我們更加容易掉以輕心。

個人資料X大數據 - 1+1=3的威力

互聯網、社交網站、網購等已經是不少人生活的一部份,無可避免地我們有越來越多的重要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地址、電話、生日日期、證件號碼、信用卡資料,以致社交網絡、個人喜好、購物習慣、行踨等,被不同的機構收集、追蹤、保存、甚至販賣。

不少機構還會把我們的資料,與其他用戶的資料作比較、分析,然後作出預測性的營銷。電子商務網站Amazon的成功,這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 背後的數據分析能力,居功不少。假如你有網購的習慣,商戶除了擁有你所有的基本個人資料、地址、信用卡賬號,還有你的購物紀錄、瀏覽記錄等。透過對比你與其他顧客的資料,和分析你所購買的商品和其他商品的關係,商戶可以估計出你的喜好、預計你將會需要的物品,從而對你作出個人化的宣傳。

美國的大型零售商Target透過觀察客戶的購物習慣,就得出了非常準確的「懷孕預測」。例如Target發現不少婦女在懷孕初期都會購買沒有香味的潤膚霜,幾個星期之後,她們又會開始購買含有镁、钙、锌等的健康食品。Target於是可以從個別顧客購物習慣的改變,估算她們是否懷孕,以及其懷孕階段,從而作出個人化營銷。Target的「懷孕預測」,就曾經因為太準確而闖禍。有一次,該公司向還是中學生的女性客戶投寄初生媽媽產品宣傳,令學生的爸爸大興問罪之師,才發覺他那還是十多歲的女兒,原來真的當了個未婚媽媽。今天,網上零售商甚至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你。[2]

社交媒體、可穿戴技術造成的透明人生

有沒有想過,你在社交媒體的活動,會影響你的信貸評級、保險投保內容和金額、搵工跳槽的成功率、甚至不幸離婚時贍養費和撫養權的安排?

前幾天有媒體報道,Facebook 的其中一項科技專利申請,是可以容許財務機構 透過分析你在 Facebook 上的朋友的信貸評級,來決定是否批出你的貸款申請。 Facebook暫時對這項傳聞不置可否。[3] 假如這個傳言屬實,你大概應該會再想審視一下你的Facebook朋友圈。企業透過搜集我們在各社交網絡的活動情況,從而分析我們的性格、健康、財政狀況、信用度、社交影響力等等數據分析,將會是未來的大勢所趨。《I Know Who You Are and I Saw What You Did》一書便列舉出不少因為社交網站的分享而影響現實生活的例子。例如有一位正在打離婚官司的爸爸,就是因為一句吊兒郎當的 Facebook status “single with no children looking for a fun time” 而輸掉了兒子的撫養權。

作為用家,我們應該明白社交媒體作為商業機構,其實是會想盡辦法利用我們在其平台上的活動去賺錢的。其他機構,見有利可圖,亦會應運而生來分一杯羹。 你以為是Just For Fun的打卡,會被記錄、分析、利潤化。分析社交數據的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機構如何去運用我們的資料去作出分析,可以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例如現在機構不單只分析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什麼,更會仔細的分析我們的語言(例如說「我」(I) 還是「我們」(We)多一點),登入和活動的時間、 地點、頻率、點擊的網頁、逗留時間的長短等來了解我們的性格和喜好。五年後、十年後,科學家可以用什麼的技術來分析我們今天在社交媒體的行為,我們其實是完全的茫無頭緒。[4]

越來越多的可穿戴技術(wearable technology)產品,例如Fitbit、Apple Watch、Google Glass等推出市面,我們的每日行蹤、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健康指數,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的規模被記錄、分析。無可避免,在可見的將來,這些數據,將會被商業機構和政府用來作決策。例如保險公司會對使用可穿戴技術產品監察健康的客戶提供醫療保費折扣優惠;零售商亦會透過你的實時位置、及分析你的生活習慣,對你作個人化營銷。當然,當越來越多我們有關我們的數據被不同的機構掌握的時候,《1984》對Big Brother的擔心其實是有先見之明的。

[1]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switch/wp/2013/12/18/dictionary-com-dubs-privacy-their-word-of-the-year-but-visiting-their-homepage-sets-90-cookies/

[2]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by by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and Kenneth Cukier

[3] http://money.cnn.com/2015/08/04/technology/facebook-loan-patent/

[4] http://ideas.ted.com/do-you-know-what-youre-revealing-online-much-more-than-you-think/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