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上海科創22條 增強對港競爭(丁望)

By on June 1, 2015

本文作者丁望,為《信報》撰寫專欄「中國21」

維基百科圖片

維基百科圖片

上海市下達紅頭文件,宣布上海建成全球性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部署」,以科技創新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增強對香港的競爭力。

紅頭文件的全稱是:《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因有22條規則、政策的陳述,故俗稱科創22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連日為科創22條宣揚上海「進軍論」:「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進軍論」或「進軍號角」,是毛時代熱炒的政治術語,從農村人民公社到全民煉鋼,都稱為「大進軍」式的「群眾運動」。

科創22條和韓正對它的「說明」,在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刊出,佔3版篇幅,閱讀頗費時。本文將科創22條歸納為下列關鍵詞:科創、科創中心、創新驅動、產業變革、目標、重大戰略項目。

對於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韓正特別強調:「更加突出地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他說,不能再依靠資源消耗去發展經濟,「只有科技創新,依靠創新驅動」,才能持續發展。

在這種發展取向下,上海決定建設為具「全球地位」的科創中心,並以科技創新的誘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科創產業。其目標是:一、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二、2020年前,上海要建立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科創的人才、創新要素、創新企業要居全國前列,科技進步貢獻率全面提升;三、到2030年,形成科創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科創22條確定的「重要戰略項目」是:大飛機、北斗導航、量子通信(訊)、智能電網、智能汽車、大數據和雲計算等。

上海建設科創中心,關乎提升對香港的競爭力。韓正重申上級對上海的經濟定位:「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這也是中共中央對香港的定位,突顯滬、港城市功能的「趨同化」。在此定位背後,兩地的競爭自然甚大。

在科創和科創企業方面,上海處於強勢中,這是上海對港競爭力可望突破之處。在智能電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項目,香港的競爭力仍強,但導航、海洋工程裝備等創新項目,香港相對較弱。

韓正不迴避創新產業的體制障礙。他提到創新環境建設的「四難」:創新成果轉化難、創新企業融資難、草根創業難、知識產權保護難。

滬港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法治和制度。法治和廉政制,是香港的軟實力;香港的思想、資訊自由,有助於知識界、企業界的獨立思考和科技創新思考;法治和成熟的市場管理機制,形成對知識產權較有效的保障。這都是香港遠強於上海之處。

更多丁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