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北上創業屢失敗 三港青:留港更容易贏

By on May 20, 2015

KONGCHING 20MAY

北上創業成潮流,88年出生的港人潘解頤、葉浩權和冼力恒,2013年放棄金融界的高薪厚職赴京。「香港工作太穩定,與其每個月等出糧炒股票,不如趁年輕去創業。」他們說。

節錄五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三人首先是創立「棗美人移動電商」,結果不到一年宣布失敗。其後獲注資數萬元,再接再厲成立「零食男友」,結合大數據賣零食,今年初難逃結業,三人惟有分道揚鑣。

總結經驗,他們歸咎於團隊背景太相似,都是「咁高咁大」的金融人,沒有科技專才和內地通。最致命的是,三人缺乏信念的驅動力——在內地,草根創業者都是捱出來的;在矽谷,很多創業家最初是本着興趣,不為賺錢。「扮草根我們扮不到,又不夠熱誠。回頭看,我們是為了想創業而創業,不是因為喜歡那個產品。上北京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大陸人會把紅棗當零食吃!」

潘解頤形容港人有國際視野和誠信,惟不夠「接地氣」,香港重視制度和程序,講究道德,不可能鬥贏「野蠻生長」的內地人。「香港人從小到大也是這樣生活,食得飽,穿得好,成績好的畢業一出來就入大公司賺幾萬元,怎可能有創業精神?」

內地互聯網發達 創業成本低

三人初到北京時,住在投資人借出的宿舍床位,沒有洗衣機,公共澡堂隔天才有熱水。但撇除生活上的適應,他們認為北京很適合創業,有許多創業相關配套和產業,能提供廉租辦公場地、孵化器、融資渠道等。

國內創業成本低,三人當時連房租,每人每月開銷3000元人民幣有找,「還夠星期六飲Starbucks,吃幾頓八九十元的飯」。內地人輸得起,敢於冒險,香港人則太識計數,「好像有一張清單:畢業後進大公司,繼而考專業試、讀碩士、升職、買樓、結婚生仔,完成了才會想創業。」

香港競爭小 反容易創業

北京創業遇上水土不服,他們計劃日後更專注香港市場。「大陸人看不起香港市場小,香港人又很少會創業,所以在香港反而沒競爭,更容易贏。」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