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醫者化身神探 助銀髮族防腦疾

By on March 18, 2023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人言人語

腦部是人類最複雜器官,牽涉腦部的疾病,如中風、柏金遜及腦退化症等,病徵變化多端,醫生的臨床診斷及經驗至關重要,正是這種挑戰性,驅使我盧文偉早年醫科畢業後,選擇成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利用日本電影《神探伽俐略》般的查案技巧,為病人找出病源,並寫書釐清外界對3種銀髮族常見腦疾的誤解,冀助讀者掌握預防、先兆及徵狀等知識,把握治療黃金時機。

懸壺濟世是不少人童年志願,我卻不是,年幼時無心向學,被老師責罵和處罰屬家常便飯,小學時期抗拒書本和文字一直自以為並非讀書材料,沒想到中三接觸到生物、化學、物理等科目,居然「一見鍾情」,理科講求的是理解、分析和推理邏輯,對文字背誦要求不高,令我如魚得水,成績「敗部復活」突飛猛進。

盧文偉指當腦科醫生,替病人拆解患病的根本,再訂造醫療方案,感到很滿足。(黃俊耀攝)

會考取得佳績的我,原本有意讀電腦,惟那些年父母思想較傳統,渴望兒子學醫,否則我可能已去了美國矽谷發展,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世事沒如果,我考入了中大醫學院,畢業後因不愛入手術室而「避開」外科,受過幾年內科訓練,發覺對「神秘」的腦科最有興趣,原因是本身愛動腦玩猜謎,這科的疾病堪稱古靈精怪,隨時做完檢查都找不到答案,要「赤手空拳」靠問症、抽絲剝繭等做診斷。

「破案」靠靈機一觸

腦科之所以神秘,在於其神經系統本身複雜,故腦疾表現出來的病徵,較身體其他器官的疾病更為「迂迴曲折」,舉個例子,腸胃病很多時以肚痛、肚瀉等方式直接呈現,然而腦疾可能只會有頭暈、眼矇、步履不穩、麻痹等不明顯徵狀,不過麻痹涉及很多可能性,未必一定跟腦有關,還要靠觀察患者步姿、聽其聲音等方法診斷,可謂千變萬化,我每日返工就似英國小說偵探福爾摩斯查案,「破案」往往靠靈機一觸。

我最近遇到一位患柏金遜症婆婆,發病只1、2年,已要用輪椅出入,正常情況該症的惡化程度不應那麼快,起碼都10年以上,還有她的聲音反常,高音尖銳如卡通人物,與一般女性長者說話低沉大相逕庭,最終經多番溝通,充分了解其病歷後,證實所患是非典型柏金遜症,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聽聲判症。

與患者溝通極重要

除專業知識,腦科醫生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也至關重要,因腦疾通常會影響大腦思維或語言能力,令患者難以清楚表達及應對,即使表達能力正常,若病情過於複雜抽象,亦非每位患者都有能力向醫生解釋清楚;同樣道理,有些患者接收能力受病情影響,向他們講解病情或指導服藥倍感吃力,只能因應不同人的接收能力,度身訂造一套最適合的說話版本。

身為腦科醫生,簡單來說,任務就是「problem solving」(解決問題)或「troubleshooting」(處理麻煩),拆解問題的根本,再加以修理,為病人逐一訂造醫療方案,很有滿足感;我曾問過從事其他專科的醫學院同班同學,部分直言做到「謝晒皮」,不斷重複醫治類似病症,感覺刻板枯燥;腦神經科則不會,即使同一種病症,「洗一洗牌」又會變成新挑戰,永遠都有新鮮感。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