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NASA「保衞地球」 改變小行星軌道 飛行器上月極速撞擊 科幻情節成真

By on October 13,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荷里活科幻電影情節成為真實,美國太空總署(NASA)周二證實上月進行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利用動能成功把小行星撞離其自然軌道,屬人類首次改變天體運行軌跡。NASA署長納爾遜(Bill Nelson)形容這是「行星防禦」(planetary defense)的分水嶺,證明NASA是地球守護者。

人類首次令天體變軌

NASA表示,這是全球首次對動能撞擊器技術的測試,利用飛行器撞開小行星,使其偏離原先軌道。雪櫃般大小的DART飛行器在9月26日以時速2.2萬公里進行「自殺式撞擊」,刻意撞向距離地球1100萬公里、直徑160米和埃及金字塔般大小的小行星衞星迪莫弗斯(Dimorphos)。NASA指經過兩周觀測,確認所引發的動力衝擊,改變了迪莫弗斯的自然軌道,把該小行星撞向體積接近大5倍的母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

DART飛行器撞擊小行星迪莫弗斯時發出亮光,表面被震飛的物質向四周擴散。(路透圖片)

繞行母行星快32分鐘

原本迪莫弗斯圍繞迪迪莫斯一周需時11小時55分鐘,遭撞擊後軌道收窄4%,圍繞一周縮短至11小時23分鐘,快了32分鐘。科學家原先預期迪莫弗斯遭撞擊後,運行軌道縮短至少10分鐘,即使收窄幅度少至73秒,測試也算成功,這意味實際效果超過NASA最低標準達25倍。

世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韋伯(Webb)及哈勃(Hubble)捕捉了「自殺式撞擊」的一刻,DART飛行器撞向迪莫弗斯時出現光點,迪莫弗斯表面被震飛的物質從光點處向四周擴散成雲,揚起大量塵埃、碎片和垃圾,長達數千公里,恍如彗星尾巴一樣。迪莫弗斯「有點搖晃」,表面撞出大坑。NASA解釋,衝擊的動量加上相撞時震飛物質的反衝,有助改變迪莫弗斯的軌道。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迪莫弗斯最新影像,彗星般的尾巴一分為二,科學家正研究開叉的重要性。

小行星被撞擊後,揚起大量碎片,形成長達數千公里的彗星尾巴,並一分為二。(NASA 網上圖片)

研究7年 測試耗資26億

測試耗資約3.3億美元(約25.7億港元),經過長達7年研究,運載DART飛行器的SpaceX火箭在2021年11月升空。迪莫弗斯距離地球約1090萬公里,飛行器執行「自殺式任務」後報銷。

NASA署長納爾遜直言,測試像是電影情節,惟NASA不是荷里活,NASA準備好應付任何從宇宙衝向地球的東西。

美國政壇中人紛紛祝賀NASA,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讚揚團隊改變小行星軌道,指有關科技有天可能用於拯救地球。

DART飛行器經過長達7年研究,測試耗資約3.3億美元(約25.7億港元)。(JHUAPL網上圖片)

NASA強調迪莫弗斯與迪迪莫斯從未對地球構成威脅,不過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DART協調負責人查博特(Nancy Chabot)認為,應對迪莫弗斯般大小的小行星,屬「行星防禦」的首要工作。因為若迪莫弗斯直接撞向地球,足以把一個大城市夷為平地,NASA正密切注意2.75萬枚近地小行星。

然而,迪莫弗斯的體積與6600萬年前撞向地球的希克蘇魯伯隕石(Chicxulub)相比,實屬小巫見大巫。

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後,造成白堊紀時代約四分之三動植物絕種,當中包括恐龍。不過,DART測試成功,讓一度只存於《絕世天劫》(Armageddon)和《末日救未來》(Deep Impact)等科幻災難電影的情節化為現實。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