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智慧樓宇管理系統增效率 (數睿科技 楊德斌)

By on September 23,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年經常提及的智慧城市,是指運用海量數據,改善城市問題。有本地初創推出一款智慧樓宇軟件平台,透過物聯網、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等技術,聲稱可簡化樓宇管理及營運,同時減少碳足跡。今次請來數睿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德斌,講解平台的技術特點。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楊)楊德斌 數睿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陳:公司的智慧樓宇軟件平台BuildingOS,跟市場同類產品有何分別?有什麼競爭優勢?

楊:各行各業現正進行數碼轉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各個部門利用新科技、技術等,提升運作效率。第二階段,把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加強競爭力。第三階段,除了自己公司的數據,還會與外面的數據整合,進一步優化整體營運模式。大部分的樓宇管理,正進行或完成第一階段工作,例如在電梯、消防、能源管理等進行優化,以及使用新科技提升相關運作。到第二階段,需要一些新的平台,把不同的系統,作技術、數據及運作上的整合。

本港要發展智慧城市,楊德斌認為,除了清理過時的法例,官商亦要有共識。(陳施敏攝)

服務對象廣泛 商廈醫院適用

我們的方案,旨在把不同方面的樓宇系統集合起來,例如消防、能源管理、水泵、升降機等,物業管理只須使用單一平台,即可管理各個不同系統,提升管理效率,令物業使用者得到更優質的服務,亦可達到減碳節能效果。

陳:公司的大數據分析技術,除了實現低碳智慧樓宇,還有其他應用場景嗎?

楊:公司以物業擁有者作為對象,目前主要針對商業樓宇,例如寫字樓、商場,以至醫院、學校等單一管理物業及產業。技術應用場景廣泛,儘管初時只針對一幢或一群商業樓宇,卻有很多相通之處,可以放在醫院、學校,甚至擴大至社區,作大型管理。此外,平台亦能就整幢樓宇未來的質量、如何提升物業價值,甚至減低碳排放等,帶來更多新應用。例如透過降低能源消耗,發起綠色債券。綠色債券可以更低息發行,對物業管理者是很好的融資途徑。同時,針對碳排放,日後還可進行碳交易。

有本地初創開發BuildingOS,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及機器學習,以智慧樓宇軟件降低碳足跡。(數睿科技圖片)

借鑑外來經驗以本地化實踐

陳:除了香港,公司在深圳、北京均設有據點,亦與多個內地政府部門及企業合作,對方在數據開放上,有什麼地方值得本港借鑑?

楊:過去十年,內地在科技發展及應用上進度飛快,尤其國內市場規模大,創科前景可觀。我們在北京與當地一間數據公司合作,對方提供全國7億人的去敏感數據,我們便利用這些數據,分析人口流動或旅遊場景等,再把分析結果交予內地不同政府部門。比起以往的人口普查,應用大數據,能馬上使相關部門,知道人口結構在一個月、半年或一年間有什麼變化,對城市規劃大有幫助。

不過,無論是內地或其他地方,應用及執行方式都是與當地情況結合。如香港要借鑑其他新想法及做法時,亦須進行本地化。待融會貫通後,才有望在港推動及產生效益。我希望未來數碼港及科技園,加上興建中的河套區港深創科園,這三個平台能有力結合,營造一個大平台,促使香港不同業界,在此平台交換數據,團隊亦能夠參與其中,同時把我們的數據有序分享,在不侵犯私隱情況下,做到互利互惠。

BuildingOS除了適用於商業樓宇,還可放在醫院、學校,甚至擴大至社區,作大型管理。(數睿科技圖片)

陳:你曾任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現在則是業界持份者之一。你認為,香港智慧城市為何發展遲緩?政府及業界分別面對什麼挑戰?

楊:香港過去數年面對各種問題,例如早幾年的反修例風波、近年的疫情等,令很多發展相對放在次要方面。政府考慮一個問題,通常以整體城市出發,而一個企業,則從本身從事的商業行為出發,去推動某方面的創新;一個更宏觀,另一個則更微觀。

為開放數據立法雖有幫助,但要三管齊下,才能有效解決問題。第一,在法例未能覆蓋的地方,嘗試以新法例推動發展;第二,重新審視已過時法例;第三,業界與政府如何在有共識下,就某些方向共同推展及發展。法律負責大原則,很多執行細節,還須與業界商討。

楊德斌表示,智慧城市並非一步到位,而是一個提升的過程、旅程。(陳施敏攝)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