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tagged "HKBU"
-
浸大兩學者獲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香港浸會大學兩名科學家賈偉教授及蔡宗葦教授,今年分別獲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及外籍院士,表彰兩人分別在代謝與生理學領域,以及環境分析化學領域的成就。歐洲科學院成立於1988年,該院約5000名院士均為頂尖科學家及學者,當中包括83位諾貝爾獎得主。
- Posted June 7, 2023
-
米埔發現新品種箱形水母
香港浸會大學昨宣布,由該校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帶領的團隊,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發現一個箱形水母新物種,命名為「米埔三槳水母」。這是首次在香港以至中國水域發現箱形水母新物種,令全世界三槳水母科的物種增至四個。論文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Zoological Studies。
- Posted April 19, 2023
-
浸大全球首個LED全景影院 拓下一代藝術科技 與觀眾即時互動
香港浸會大學成立視覺化研究中心,其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邵志飛昨向傳媒介紹兩項主要設施,分別為造價700萬元的「360度LED視覺化影院」,以及30萬元的「180度iDome影院」。
- Posted January 10, 2023
-
新標靶療法治腸易激綜合症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人類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觸發主因,並為此找到新治療標靶;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Cell Host & Microbe。
- Posted January 5, 2023
-
分子標靶治玻璃骨新療法 浸大開發適配子藥 降中風危險
浸大團隊近日發現一個成骨治療的分子標靶「loop3結構域」,並開發出相應的適配子藥物Apc001,作為硬骨抑素抑制劑,有望成為骨質疏鬆症及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骨」)的新治療方案。
- Posted December 20, 2022
-
浸大首屆AI賽 女拔聖類斯雙冠軍
香港浸會大學聯同香港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學會,舉辦首屆AI × HK OpenCup比賽,吸引本港69支中學及152支大專隊伍,合共約920名學生參與。中學組方面,拔萃女書院及聖類斯中學隊伍同奪該組冠軍。
- Posted December 1, 2022
-
浸大創納米粒子診治腦神經瘤
香港浸會大學一支協作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名為TRZD的納米粒子,其持續發光的特性,既能為體內神經膠質瘤細胞組織作顯影診斷,亦可透過靶向傳送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 Posted November 25, 2022
-
浸大推新冠個案分布地圖 實時數據 演算法分析染疫風險
香港浸會大學團隊近日開發「香港新冠病毒熱點分析圖」,以直觀、實時及動態的方式,呈現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位置的分布資訊。公眾可放大或縮小網上地圖,方便了解自身面對的健康風險。
- Posted November 15, 2022
-
丹參有潛力治膽汁倒流胃癌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主導的研究揭示,膽汁內的膽汁酸,促使引發炎症的細菌大量繁殖,導致胃癌;同時發現,由中草藥丹參提取的化合物「隱丹參酮」,有潛力用作治療及預防與膽汁倒流的相關胃癌。
- Posted October 26, 2022
-
浸大新藥防太空人骨質流失 配無針注射器 國家2030探月採用
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研發的靶向藥物Apc001及無針頭注射器,能協助太空人應對長期太空飛行而導致的骨質流失問題,將於國家2030年的探月計劃中使用。
- Posted October 1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