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內窺鏡機械人同步動手術 AI結合3D成像 微創加快康復

By on March 3,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普銳醫療內窺鏡機械人進入人體後,醫生戴上3D眼鏡可看到高清立體畫面,倘發現腫瘤即時開刀。 (陳施敏攝)

普銳醫療內窺鏡機械人進入人體後,醫生戴上3D眼鏡可看到高清立體畫面,倘發現腫瘤即時開刀。(陳施敏攝)

手術機械人臨床應用近年愈見普及,由倫敦帝國學院Hamlyn中心分拆出來的普銳醫療(Precision Robotics),在3年前正式進駐香港科學園,主力研發智能手術機械人技術,所開發的柔性內窺鏡機械人,聲稱可協助醫生及早發現腔道病徵,並進行單孔以至無孔微創手術。

普銳3年前落戶香港

普銳醫療主席兼創辦人楊廣中教授指出,因不少病徵出現在腔道,故公司著重研發可進入腔道的機械人。該公司產品跟現有手術機械人的區別,在於建基內窺鏡、能夠直接進行手術的機械人,優點是更迎合早期診斷、治療的概念,同時,就消化道、肺部、泌尿、婦科及腫瘤疾病等施手術時,產生的創傷更小。

內窺鏡機械人結合一系列人工智能(AI)演算法,設有自動跟蹤、3D成像等功能。 (陳施敏攝)

內窺鏡機械人結合一系列AI演算法,設有自動跟蹤、3D成像等功能。(陳施敏攝)

據悉,普銳醫療的內窺鏡機械人體積與大腸鏡相若,可多角度進行多孔、單孔以至無孔微創手術。以無孔手術為例,機械人透過口腔、鼻腔、肛門等進入人體,一旦發現腫瘤,可立即施行手術。由於沒有表面傷口,令患者康復時間大幅縮短,最快能在施術當日出院。

楊教授補充,內窺鏡機械人結合一系列人工智能(AI)演算法,設有自動跟蹤、3D成像等功能。醫生配合戴上3D眼鏡,可看到高清立體畫面,增強臨床視覺,察覺到平時難以發現的病徵。此外,機械人支援5G網絡技術,如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想跟其他專家討論病人情況,只須發送二維碼,對方即可在手機或電腦等設備觀看實時手術畫面。

在手術過程中,如醫生想跟其他專家討論病人情況,只須發送二維碼,對方即可在手機觀看實時手術畫面。 (陳施敏攝)

在手術過程中,如醫生想跟其他專家討論病人情況,只須發送二維碼,對方即可在手機觀看實時手術畫面。(陳施敏攝)

首季本地醫院臨床測試

普銳醫療於3年前成立,獲科技園ELITE計劃支持,主要在香港、英國研發產品及小批量試產,料於今年下半年展開新一輪融資,現正跟科技園商討後續量產事宜;倘有合適機會,該公司擬把生產基地設於粵港澳大灣區。楊教授透露,今年首季將開展臨床測試,屆時與本地一家醫院合作,初步從婦科開始,使用內窺鏡及微創手術功能。

香港科技園投資總監黃賢敏表示,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亦稱「香港科技園企業投資基金」)自2015年起營運,截至今年2月共投資19個項目。除了本地初創,也引進來自英國、美國矽谷、加拿大、台灣等海外公司。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會向科技園創投基金注資3.5億元,令基金總額擴至6億元,並把涵蓋範圍從種子至A輪融資,延伸至B輪或更後期融資。

楊教授透露,今年首季將開展臨床測試,步從婦科開始,使用內窺鏡及微創手術功能。 (受訪者提供圖片)

楊教授透露,今年首季將開展臨床測試,步從婦科開始,使用內窺鏡及微創手術功能。(受訪者提供圖片)

科技園創投5方向發展

黃賢敏強調,過去3年基金吸引了13億元私人投資,目前約有1000名投資者,未來將配合科技園五大方向發展,包括:生物醫藥科技、電子、綠色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及物料與精密工程;另會特別留意AI和機械人技術。

他續說,今年投資者的投放金額較去年同期為高,惟項目量較少,反映優質項目更受追捧,譬如網上零售、快速檢測、醫療系統管理等。加上早前港交所(00388)推出《上市規則》第18A章,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勢必帶來更龐大商機。

黃賢敏指出,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在過去三年,共吸引了約十三億元私人投資。 (陳施敏攝)

黃賢敏指出,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在過去三年,共吸引了約十三億元私人投資。(陳施敏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