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相」測兒童自閉風險 中大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速斷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徐仲鍈(左二)期望ARIA技術可應用於社區,作為臨床及行為評估前的風險評估工具。(中大圖片)
自閉症篩查技術最近出現突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用於計算自閉症風險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透過拍攝視網膜圖像(俗稱「眼底相」),識別兒童的視網膜特徵,以及神經纖維層有否變薄,藉此估算其患上自閉症的風險;研究結果已於醫學期刊《刺針》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
自閉症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影響患者社交、溝通和處理感官訊息的能力,愈早確診可提升治療效果。自閉症在香港並不罕見,主要依靠問卷調查及專業評估確認,隨時出現延遲診斷甚至誤診情況。

徐仲鍈指出,拍攝眼底相是一種無創技術,即使幼兒都適用。(中大圖片)
針對患者識別力達96%
過往有研究指出,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變薄與高功能自閉症,以及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息息相關,顯示視網膜圖像,或可作為自閉症分類的關鍵訊息,有助制定客觀衡量的指標。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教授及其團隊,就以相關研究作為基礎,開發可用於計算自閉症風險的ARIA技術。
研究人員透過匡智會屬下的特殊學校,招募46名自閉症學童,同時邀請23名年齡及性別相近的普通兒童參與研究,先利用儀器為其拍攝眼底相,再透過ARIA分析相關圖像,便可發現自閉症學童的視盤(Optic Disc)及視杯(Optic Cup)直徑明顯增大;ARIA技術辨識自閉症患者的靈敏度(Sensitivity)及識別能力(Specificity)分別達96%及91%。

中大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研究,已於醫學期刊《刺針》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中大圖片)
無創全自動 幼兒適用
視網膜血管是眼部唯一可見的血管,透過儀器拍攝的「眼底相」,可反映心臟血管及腦部健康。徐仲鍈補充,視網膜圖像分析是一種無創,以及全自動的自閉症篩查技術,即使是幼兒都適用;他期望相關技術可應用於社區,作為臨床及行為評估前的風險評估工具。
除了自閉症外,ARIA技術目前亦應用於評估病人中風,以及出現腦白質病變(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的風險,後者可作為評估罹患認知障礙症的指標。相關技術,亦獲勞工及福利局轄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頒發「社會資本動力獎──卓越夥伴獎(企業/機構)」及「社會資本動力標誌獎」。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以太坊通縮來臨 供應料減半成 (陸永)
以太坊合併日期已確定為2022年9月19日,現已進入倒數階段,而合併的影響也是最近熱議話題。以太坊為什麼要合併?加密貨幣有兩種不同的驗證加密交易的機制,一種是工作證明(PoW),另一種是權益證明(PoS),這些機制都是區塊鏈技術和安全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 Posted August 13, 2022
- 0
-
Red Hat魅力使IBM重獲新生 (姚穎謙)
公司兩名最關鍵大員惺惺相惜,有IBM積極不干預Red Hat業務君子協定,也藉着與IBM的結合,得到更多來自IBM諮詢和產品交叉銷售的訂單,Red Hat必能再創輝煌。
- Posted August 13, 2022
- 0
-
歐盟洽商由SpaceX代替俄 合作拓展太空
歐洲太空總署(ESA)與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支持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商討,要求SpaceX協助ESA發射火箭,以應對因歐盟制裁俄羅斯、導致ESA太空探索計劃受阻的困境。
- Posted August 13, 2022
- 0
-
蘋果新iPhone保持年產9000萬部
蘋果公司(Apple Inc.)要求供應商今年最少生產9000萬部新一代iPhone,並維持全年生產約2.2億部iPhone的預測,兩者均與去年相若,顯示該公司看好客戶需求不受經濟放慢影響。
- Posted August 13, 2022
- 0
-
創科基金已向16項目批近1.2億資助
創新科技署向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該署已與當中16個項目的申請公司簽署項目資助協議,總投資金額約2.82億元,而政府總資助金額約1.17億元。
- Posted August 12, 2022
- 0
-
何解香港人需要5G (林國誠)
5G有三個主要特性,適合人口稠密的香港,例子有串流音樂服務。5G的最高下載速度比4G快20倍,足以應付串流24位元無損音樂,免卻收聽串流音樂需要長時間的緩衝過程,基本上是一按即可收聽。
- Posted August 12, 2022
- 0
-
誰賦予NFT價值 (黃岳永)
自從5月大跌市後,NFT便由投資界新星,變成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的對象。然而,科技不斷創新,年輕一代更加需要詳細了解,以免人云亦云,否則一不小心便被當成韭菜來割。
- Posted August 12,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