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初創空氣抽二氧化碳製燃料

By on October 16,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芬蘭有初創利用大型機器吸收室內二氧化碳,結合氫氣製成甲烷氣。(Soletair Power圖片)

芬蘭有初創以大型機器吸收室內二氧化碳,結合氫氣製成甲烷氣。(Soletair Power圖片)

在人多擠迫的建築物內,若積聚太多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或會使腦部處於微缺氧狀態,影響清晰思考的能力,甚至出現頭暈、視覺障礙及焦慮。芬蘭初創Soletair Power忽發奇想,何不直接從空氣中收集二氧化碳,再轉為甲烷燃料,便可真正做到「轉廢為能」。

科技媒體Ars Technica報道,Soletair Power採用的技術,原理是利用胺(amines)顆粒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再通過循環加熱步驟(大約攝氏120度),胺顆粒內的二氧化碳便會被熱力釋放出來,再積聚在儲存罐備用。

成本效益有待改善

Soletair Power使用的機器高約2米、長5米、闊1米,利用一台電解器把水份分解為氫氣,其後在甲烷化反應器中把氫氣與二氧化碳結合,產生純甲烷氣體,可用於燃氣煮食爐、濃縮咖啡機等。流量方面,機器每秒可處理3立方米的空氣,適用於可容納數百人的辦公室。

從大氣抽取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燃料,有助消除溫室氣體,但要大規模生產則要考慮成本因素。美國物理學會(APS)2011年一份報告估計,興建一家碳捕獲巨型廠房,吸納每公噸二氧化碳的開支至少要550美元(約4290港元),相信要降至100美元或以下,經濟上才具成本效益。

只要高溫加熱胺顆粒,即可釋放其吸收的二氧化碳。(Soletair Power圖片)

只要高溫加熱胺顆粒,即可釋放其吸收的二氧化碳。(Soletair Power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