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配對平台AI薦商機 吸引「天使」注資本地初創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陳伊娜(左)指出,身為創業投資者,如今亦成為初創創辦人,故清楚創投界有什麼缺失;旁為其拍檔、印度裔港大生Aditya Mehta。(黃俊耀攝)
風險投資者(VC)傾向支持具發展潛力的初創,然而「潛力股」未必常常遇得到。由九十後陳伊娜及Aditya Mehta研發的創投配對平台Bamboo Network,讓不同類型的初創展示公司面貌,並運用人工智能演算法,向VC推薦合適的投資機會。
作為一個配對平台,投資者在首次使用Bamboo Network時,需要填寫一些個人投資意向和策略相關資料,例如是否想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對首次還是連續創業者較感興趣,以至投資者本人希望每年參與多少宗初創投資等。Bamboo Network共同創辦人陳伊娜解釋:「有些投資者可能每年只想做一兩個Deal,有些傾向投資多些公司,但每次均只投資較細銀碼。」
至於初創,它們在Bamboo Network登記賬戶並經平台核實身份後,即可在平台建立公司檔案,簡介公司團隊、發展方向、產品特性及解決什麼問題等等。之後,系統算法會把上述初創資料,與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在平台的瀏覽喜好等加以分析,向投資者推介一些他可能有興趣投資的初創。此外,投資者亦可透過平台找出哪些初創的業務性質相近,以便「貨比三家」。
9月開放登記 重量級投資者加盟
今年肺疫席捲全球,加上中美關係緊張,全球創投市場亦受影響,為何陳伊娜和拍檔Aditya Mehta仍堅持此刻推出配對平台?Mehta解釋,正因為創投活動紛紛取消,「投資者可以從一個較客觀的角度審視初創,找出真正值得投資的公司,而不會單單因為初創的創辦人出色的pitching技巧而下決定。」陳伊娜也認為,隨着不少傳統企業因疫情結業或加快數碼轉型步伐,將造就更多初創企業誕生,Bamboo Network正好大派用場。

Bamboo Network計劃九月開放平台,讓初創及投資者登記使用。(受訪者提供圖片)
不過,二人對Bamboo Network仍持謹慎態度,料9月才將平台開放,讓初創及投資者登記使用;至今暫有10名投資者加盟平台,另有20間初創正參與平台測試。陳伊娜聲稱,10名已加盟平台的投資者當中不乏重量級人馬,目前不便透露對方身份,但希望他們有助帶動更多企業家、專業人士等充當天使投資者,加入平台並注資本地初創。
二人又強調,首階段平台並不會直接建議投資者應該投資於平台上哪間初創,「你可以想像成Netflix──你看得多韓劇,系統就會向你推介更多類近作品。」若投資者對平台某間初創感興趣,可以透過平台私訊對方,要求會面或取得更多公司營運資料。
陳伊娜補充,平台的主要服務對象之一,是那些願意投資早期初創的投資者,以及有意籌募種子輪或A輪融資,同時相關產品或服務已推出市場,並且累積了一定營運數據(例如付費用戶數目)的初創,「始終在亞洲地區,若只得概念而產品尚未面世,比較難吸引投資者。」
港大兩師徒共同創辦
平台兩名共同創辦人當中,來自印度的Mehta是港大今年畢業生,陳伊娜則是他入住港大宿舍時的導師。
Mehta透露,自己目前全職創業,每天在港大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埋頭苦幹。陳伊娜則維持創投正職,她指身為創業投資者,如今亦成為初創創辦人,「可以更清楚創投界有哪些地方有所缺失。」
陳伊娜坦言,Bamboo Network本身亦需要尋找投資者,但由於平台主打創業投資配對,自己又是創業投資者,為免兩者利益構成衝突,平台暫只向天使投資者集資。平台的天使輪融資本來可於8月有定案,但由於有新投資者加入,現在要時間進一步商討。

陳伊娜(右一)認為,隨着不少傳統企業因疫情結業或加快數碼轉型步伐,將造就更多初創企業誕生。(黃俊耀攝)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疫市融資難 VC態度趨審慎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5/06)
要加快檢查隱藏的違規個案,科技正好大派用場。本港初創RaSpect便主攻驗樓科技,利用AI協助大業主、物業管理公司等分析大廈結構情況,甚至揪出疑似的違規施工狀況。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香港氫能發展體驗之旅 (廖錦興博士)
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號元素,但氫能的生產技術和成本,以及儲存空間是困難所在。筆者得悉香港中華煤氣(00003)正大力研發及生產氫能,並有幸得到煤氣公司企業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總監楊松坤的協助,讓香港青年人走進煤氣公司總部及廠房,實地了解煤氣公司最新氫能的原理、測試和生產情況。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27吋手提LED屏幕 戶外播片睇3小時
南韓LG昨天發售手提屏幕StanbyME Go,這個27吋平板電腦的LED屏幕設有平板、水平及垂直模式,具備1920×1080的解像度及60Hz刷新率,配合4聲道20W杜比全景聲喇叭,用戶可透過HDMI、USB、藍牙及WiFi功能,可用於簡報、播歌、打機、露營及網上直播。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城大嗅覺反饋系統虛擬30種氣味
香港城市大學最近研發一項無線嗅覺反饋系統,透過微型氣味產生器釋出不同氣味,兼具無線操作及可編程功能,可融入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中,讓用戶在虛擬世界聞到氣味,加強觀賞4D電影、醫學治療和遙距教學等體驗。研究結果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蘋果併購任天堂遊戲眼罩商
蘋果公司在日前的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發布首款混合實境(MR)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外媒The Verge報道,蘋果收購了為環球影城內超級任天堂世界和美軍研發人工智能(AI)頭戴裝置的美國初創Mira;併購消息已獲蘋果證實,惟未透露作價。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建造業STEAM互動展區開館
建造業議會於九龍灣零碳天地設立首個以建造業為主題的STEAM互動空間(STEAM Lab),結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教學元素,展示嶄新建築科技和建造業行業知識。學校、教育團體及公眾即日起可於網上免費預約,最快7月開放參觀。
- Posted June 8, 2023
- 0
-
美媒提AI發展治理七原則 生成內容真假難分 損新聞可信性
人工智能(AI)生成內容,足以混淆視聽,對新聞界構成威脅。美國媒體開始跟其他傳媒公司、大型技術平台及數碼媒體行業組織Digital Content Next接洽,初步討論針對生成式AI的潛在保護措施。
- Posted June 8,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