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配對尋真命天子
下周三是普通話諧音「我愛你」的520網絡情人節,很多人信緣份天注定,而每人與生俱來的基因(DNA)排列,正是天生的最佳例子;近年日本及歐美流行透過分析基因,計算單身男女匹配程度,因此吸引我莊小慧(Sherry)近月引入這技術,成立可能是本港首間基因情侶配對公司;世上並無絕對幸福公式,但以這種科學化計算作參考指標,也許有助更準確及有效地「脫獨」,找到彼此的真命天子。
我曾於銀行工作,私下是朋友圈的「愛情顧問」,因自己早出嫁,且婚姻生活尚算美滿,友人遇感情煩惱都愛問我意見,我也希望身邊的人幸福,尋獲理想對象。有次跟客戶閒談,對方提到日本流行的「基因相睇法」,建議我引入,了解後覺得幾有意思,適逢自己當時快踏入「29+1」年紀,是時候創一番事業,加上丈夫支持,遂於去年底與心理學家的拍檔Yoyo攜手創業。
基因配對這詞聽來很技術性,其實過程簡單,只要為客戶抽取口腔組織樣本,送到指定註冊化驗所,找出「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編碼,再與資料庫中的異性比對,就能得出雙方「愛情基因指數」。

莊小慧開辦基因情侶配對公司,為單身男女以科學方法尋覓愛侶。(黃俊耀攝)
開業半年 匹配度平均31%
根據外國經驗,指數達70%以上男女,在溝通及行為等方面,均意想不到的合拍,包括很易打開話匣子,彼此更有親切感,亦有較高傾向發展成情侶,甚至談婚論嫁;有專家指DNA契合度高的男女所生的孩子,身體免疫力會更強,聽起來是否很理想呢?
實情是開業近半年,最匹配一對是69%,平均得31%,然而我沒有灰心,且貪玩跟結婚多年的丈夫測試,發現僅得25%,證明即使指數不高,只要肯花耐性和堅持,一樣可開花結果。
大家或許會質疑,指數也有其參考價值。我的看法是,如果平均值僅10%至15%,甚或個位數,可能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至於達到31%的,雖未致屬一見鍾情,已足以建立朋友基礎,往後發展視乎雙方造化;惟無論指數多高,亦不代表「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畢竟數字是死,除「先天」基因,「後天」文化、家庭背景、成長過程、戀愛經歷,對性格也有很大影響。

(右一)莊小慧曾於銀行工作,私下是朋友圈的「愛情顧問」;旁為心理學家吳加垚(Yoko)。(黃俊耀攝)
愛的真諦在於相處
配對只是一段戀情的開始,因此我們很着重愛的真諦:相處。過程初段隱藏雙方外表、收入等外在條件,讓客戶先集中感受彼此間相處互動,並提供心理輔導、性格分析、人際關係、形象管理等服務,期望讓他們「升呢」。不少單身男女常嘆良緣難尋,多因放不下過去感情包袱,或要求太高,往往忽略關鍵詞:找「對的人」而非「最好的人」,故最重要控制他們的合理期望。
很多女生要求對象月入達某個水平,大部分男生則渴望是年輕異性;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正如已故歌手陳百強名曲《等》有云:「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公平原沒半點偏心」。港人生活繁忙,基因配對這「科學月老」,像漏斗先「叮走」完全不合心水的人,省卻「在世間尋覓愛侶」走的冤枉路。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用AI「買時間」(林國誠)
技改善生活是不爭的事實,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的出現,對人類未來發展有正面影響,雖說AI給你的答案並非完美,僅宜用作參考,但有助省下自己的思考時間,作為輔助性質,有利無害。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人工智能與同理心 (黃岳永)
現今不少工作需要用到design thinking,簡單而言就是以問題的對象為本,從而思考和制定解決方案的一種思維能力。設計思維的第一步需要有同理心,當ChatGPT等AI工具成為生活常態,AI又能否以同理心生成出最佳的答案?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德創即沖啤酒粉加水暢飲
德國以釀造特色啤酒馳名,慕尼黑附近一間修道院啤酒廠,經過近兩年研究,最近發明首款啤酒粉劑。科技媒體New Atlas報道,粉劑本身不含酒精,但味道保持濃郁;相比傳統啤酒,重量降至十分之一,減碳之餘又慳運費。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台歌手新曲AI代唱無人聽出
台灣唱作人陳珊妮在白色情人節(14日)發行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並邀請香港殿堂級詞人周耀輝作詞。及至本周三,她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自爆,這首歌原來不是她本人唱出,而是模擬她聲音的AI所唱。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城大與深圳人社局合作 支持港青創新創業
推動深圳天使母基金助HK Tech 300初創落戶大灣區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直支持本地青年人創新創業,並為有意衝出香港的初創團隊提供支援,抓緊香港以至大灣區的無限發展機遇。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教大視AI為夥伴 學生可用ChatGPT
香港教育大學昨公布 AI生成工具教學策略,提出「6-P教學取向」,建議教學人員視AI為教學夥伴,學生亦可在課堂使用AI輔助工具。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指出,不會禁用ChatGPT聊天機械人,坦言AI出現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建築管理平台實踐智慧城市 (Chain Technology 黃淨陶)
近年港府致力發展智慧城市,在政策及基建廣泛着墨,惟普羅市民的思維似乎尚未跟上。今次請來Chain Technology業務發展主管黃淨陶,分享其公司的方案如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