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浸大藉AI計算最佳復工時間

By on April 29,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左起)劉際明教授及劉泱博士建立新計算模型,稱能明確描繪及量化新冠病毒的傳播模式。(浸大圖片)

(左起)劉際明教授及劉泱博士建立新計算模型,稱能明確描繪及量化新冠病毒的傳播模式。(浸大圖片)

本港疫情漸趨穩定,政府昨宣布將分階段恢復公共服務,惟何時回復正常仍是未知之數。由香港浸會大學研究團隊建立的計算模型,嘗試運用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AI),分析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模式,預測完全復工的最佳時間;相關研究已於醫學期刊《刺針》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

該模型由浸大計算機科學系講座教授劉際明領導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及中國科學院共同研發。研究團隊將向社會公開這個計算模型及分析工具,以便有需要的公共衞生決策者和研究人員運用該工具及當地的流行病學數據進行決策。

分析內地6市傳播模式

研究團隊分析了北京、天津、杭州、蘇州、深圳及武漢等6個城市,把各市人口分為7個年齡組別,並根據特定的社交圈、聚集地點和活動模式,預設4種具代表性的社交接觸環境,包括家居、學校、工作地點,以及公共場所和社區。下一步再為以上4個社交接觸環境,於不同年齡組別的接觸強度,藉此建立計算模型。

該模型還考慮了上述6個城巿的確診個案數字、人口及干預措施,以描繪及量化病毒在各個階段於不同群體之間的傳播模式。

研究團隊建議,疫情重災區武漢以較長的時間全面復工。(中新社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建議,疫情重災區武漢應以較長的時間全面復工。(中新社資料圖片)

此外,研究團隊根據傳播模型預測不同復工計劃的疾病傳播風險,以及對當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影響。

研究以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確診個案為準,顯示較遲復工並容許在較長時間內全面復工的方案,疾病傳播風險相對較低,惟對GDP的負面影響亦較大。研究團隊認為,在較遲復工的情況下,北京、天津、杭州、蘇州和深圳可考慮在較短時間內全面復工。

以深圳為例,如在2月17日恢復上班,並在一星期內全面復工,預計期間的新增感染個案達792宗,GDP增長則為負10.7%;如在2月24日恢復上班,並於一周內完全復工,預計新增感染個案為174宗,GDP增長則為負13.8%。團隊認為,該方案能維持所有必須的防控措施,亦同時以漸進方式回復正常生活。

對於疫情重災區武漢,研究團隊就建議當地以較長的時間全面復工,以減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新個案。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