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舊衣分解再造變新裳 (HKRITA葛儀文)

By on March 20,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葛儀文認為,紡織企業須創新才能突圍。(HKRITA圖片)

葛儀文認為,紡織企業須創新才能突圍。(HKRITA圖片)

快速時裝文化席捲全球,本港大批舊衣被運往堆填區,每年製造逾10萬噸紡織廢料。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夥拍H&M基金會,通過研發G2G舊衣新裳循環系統,減低對環境的污染損害。今次請來其行政總裁葛儀文,分享有關技術應用,並探討行業發展趨勢。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葛)葛儀文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

朱:可否簡單講解你們的研發項目,以及商品化策略?

葛:HKRITA是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轄下研發中心,合作對象包括生產商、供應鏈管理公司以至跨國品牌,例如H&M、GAP及Patagonia Works等企業。公司現已開發無水漂染、可穿戴電子及智能衣物、廚餘轉化為PEF紗線、AI預測時裝潮流等項目。自2006年營運至今,已申請111項專利,並擁有110項知識產權(IP)。

內地自2017年起,已禁止紡織廢料入口;惟本港每年製造逾10萬噸紡織廢料,大多被運往本地堆填區。為減低環境負荷,團隊夥拍H&M基金會,研發G2G舊衣新裳循環系統,把舊衣分解、消毒、切碎、混合、梳理、紡紗,再以3D編織技術,重塑全新設計的衣裳。

G2G舊衣新裳循環系統,有助減低對環境的污染損害。 (H&M基金會圖片)

G2G舊衣新裳循環系統,有助減低對環境的污染損害。 (H&M基金會圖片)

G2G系統現設於荃灣南豐紗廠,作為消費者體驗區及零售店,藉此教育及推廣有關概念。商品化策略方面,我們作為研發中心,透過授權(License)IP給企業,可作技術轉移。團隊另擔任顧問角色,因應企業要求,協助研發新技術。

第二代技術用臭氧殺菌

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你們推廣環保技術時,有否遇到困難?

葛:現時整體市場皆遇到困難,企業須有創新概念,才能突圍而出。此外,G2G作為舊衣新裳循環系統,團隊計劃第二代系統採用臭氧消毒,有效殺滅99.9%以上細菌及病毒。跟市面銷售的新衣相比,後者於工廠經人手觸摸,或因而黏附塵埃等物質;而G2G的重造衣物,一經消毒後,相信比坊間新衣更潔淨。

事實上,團隊自去年12月起,已計劃引入由本地企業供應的3D掃描系統,讓客戶步入有如電話亭般大的3D掃描機器,系統就能掃描其尺碼,度身訂造「新衣」。我們本打算於農曆新年後,改變有關營商環境,豈料期間發生疫情,於是將計就計,趁機作更徹底的概念革新。公司預料,有關消費者體驗區將於3月底至4月中旬重開。

夥院校招攬年輕人入行

朱:研究員招聘方面,你們又有何策略?

葛:HKRITA的研發團隊從材料至數碼研究約有50人,據創科局指定架構,研究員人數以項目計算,例如新增一個研發內容,就聘請新一批員工。約2至3年後,就跟研究員終止合作關係。

我們考慮到,若開設大型研究組織,費用高昂亦難以管理。公司跟本地8大院校緊密合作,通過其不同實驗室,協助各研究發展進程。如此,公司在大學、市場及政府之間參與,更能理解不同持份者以至市場的需求。

本港作為成熟的市場,特別能幹的年輕人,往往有很多選擇。當然,團隊未來期望能留住優秀的研究員,協助第二代研發或商品化進程。公司致力研發別具意義的項目,創造新營商模式,並為環保出一分力;期望藉此吸引年輕人入行,挑戰更多「不可能」。

逆市拓新市場危中有機

朱:去年至今,本港受環球經濟、社會運動,以至肺炎疫情影響。你認為業界該如何部署?

葛:首先,個人認為,危中永遠有機。市場短期內受很大挑戰,尤其是中小企。然而,企業應趁機評估其市場角色定位,以及競爭力何在,並重新理解市場需求。

葛儀文(左)指,HKRITA在大學、市場及政府之間參與,更能理解不同持份者以至市場的需求。(HKRITA圖片)

葛儀文(左)指,HKRITA在大學、市場及政府之間參與,更能理解不同持份者以至市場的需求。(HKRITA圖片)

第二,策略方面,企業應建立更多夥伴關係,例如整頓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夥伴清單,冀藉發揮協同效應,加大共贏機會。

第三,本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系,本土市場較小,必須積極尋求海外商機。以往本地出口,以歐洲及美國為主,惟市場開始老化。隨着中美競爭激烈,企業需向鄰近地區入手。除了中國內地,亦可考慮印尼、印度等新興市場。

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本港營商環境一直轉變。由五十至六十年代做紗廠、六十至八十年代做製衣,到八十至九十年代至今,主力供應鏈及物流管理。

市場一直在變,關鍵是如何應付市場變化,發揮企業的靈活性。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