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港再工業化朝三方向發展 黃克強:轉型數碼科技 生科醫療具潛力

By on December 23, 2019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訪

科技園黃克強指香港工業須向傳統工業轉型、數碼科技方向思考。(資料圖片)

科技園黃克強指香港工業須向傳統工業轉型、數碼科技方向思考。(資料圖片)

製造業曾經是香港經濟重心,製衣、玩具生產、電子工業等工廠發展蓬勃,如今政府提出再工業化政策,製造業能否重現昔日光輝?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工業的定義源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如今應重新定義,將朝向傳統工業轉型、數碼科技等方向思考。

科技園負責管理大埔、將軍澳及元朗3個工業邨。2017年翻新一座大埔工業邨的廠房為精密製造中心,現時全數租出予5個生產商。科技園另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先進製造業中心,用於高增值製造業的智能生產和先進組裝,2019年4月起招租,已收到多份進駐申請。

將軍澳先進製造業中心接多份申請

黃克強劈頭就說:「千祈唔好諗──而家好多人講──搵返啲工人返嚟車衫、做膠花。」他指出,就算深圳、大灣區都不再熱中於六七十年代的工業模式,即動輒數十萬人的工廠。

香港更應該向前看,「如果有銀行做金融科技、寫電腦程式,(有人)做數碼電影,又係唔係工業呢?」他指出,再工業化可循3個方向着手,一是傳統工業轉型,譬如零售、食品、珠寶、建造業如何利用科技;二是數碼科技,譬如數據中心、金融科技、電影產業,甚至醫療科技;三是將來的科技,港人共同探索。

科技園的生物企業數量大增,業務以診斷、醫療設備居多;圖為科學園的共享實驗室工作台。(科學園圖片)

科技園的生物企業數量大增,業務以診斷、醫療設備居多;圖為科學園的共享實驗室工作台。(科學園圖片)

當中,生物科技形成一陣新風潮,黃克強認為香港甚具發展潛力。本港大學在醫學領域擁有深厚的科研能力,他指出,6間大學在世界名列前茅,在廣東省甚至南中國都難以找到排名媲美的大學。科技園的生物科技公司數目3年間飆升,從三四十間增至130間,業務範疇以診斷、醫療設備居多。

本地大學科研能力強佔優

港產快速疾病檢測平台三和生物科技執行主席嚴惠霖指出,自家研發的微流控生物晶片,前工序現時在德國製造,後工序在香港進行,包括封裝及注入試劑等。公司的產品開始推向市場,未來面對量產的挑戰,他有意將整個晶片的生產遷至香港,並有意進駐先進製造業中心。

嚴惠霖表示,生產該公司的晶片所需人手不多,多數採用自動化技術,但對員工的技術要求較高,「起碼要技術人員、工程師才能裝嵌我們的機器,(現時)即使只有3個人員都能裝嵌2000部機。」若在內地製造,研發人員要跨境提供技術支援,往返兩地需時,效益不及在香港。

他表示,公司生產晶片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幾萬方呎已足夠。「去大陸可能要幾十萬方呎,便宜些,但用的地方更多,所以計返條數差不多。」同時,本港可免稅採購零件,報關亦簡單,從全球採購零件、自動化設備頗為方便,省卻不少間接成本。

嚴惠霖透露,有意將整個晶片的生產遷至香港,並有意進駐先進製造業中心。

嚴惠霖透露,有意將整個晶片的生產遷至香港,並有意進駐先進製造業中心。

採訪、撰文:卓茗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