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從納米樓到共享房屋 (黃岳永)

By on September 27, 2019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香港樓價高不可攀,即使樓價下跌,大部分港人仍然只能望樓興嘆。(黃勁璋攝)

香港樓價高不可攀,即使樓價下跌,大部分港人仍然只能望樓興嘆。(黃勁璋攝)

近日不少人預期香港樓價會從高位回落,然而,這並不代表年輕一代可以輕易上樓。記得今年初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發表《全球樓價負擔能力報告》,2018年香港的樓價對家庭收入中位數高達20.9倍,即是要不吃不喝近21年才能夠擁有自己居所,數字遠遠拋離第二位加拿大溫哥華的12.6倍。以這個情況看來,即使樓價下跌,大部分港人仍然只能望樓興嘆。

與其等樓價下跌,不如想想其他更有建設性的方法。近日與來自美國的建築師Peter談起這個話題,生長於得州這個一切都以「大」著名的他,來到香港這個以「細」聞名的地方,他認為反而挑戰更大及有更多工作機會,皆因在設計上,「細」要比「大」花費更多精神及想像力;而香港年年都有新樓落成,住宅餐廳等又時常裝修,對建築師的需求相當殷切。

以「細」而言,近年興起的納米樓或「龍床盤」可謂一眾建築師的最大挑戰。即使設計師窮盡想像力,在有限空間「塞滿」生活必需品,但地方有限始終是事實。買樓人士即使滿足了個人人生目標或「結婚一定要有樓」的傳統價值觀,但這種百多呎的劏房式單位,真的適合組織兩三人小家庭居住?

家的重點是人不是磚頭

香港磚頭文化盛行,「有樓才有家」的觀念普遍受到認同,不少人為了買樓死慳死抵,甚至不惜犧牲居住環境、個人甚至家庭生活;然而,家庭的重點不應該是一間屋,而是當中的家人。相對於納米樓,由一群人共享一個較大的生活空間,共用廚房、客廳、浴室等設備,減省共居者住屋開支的共居模式(Co-Living),可能更適合香港這個樓價愈見高企的社會環境。

香港這個劏房愈見盛行的地方,共居模式有很大的發展潛力。(Freepik網上圖片)

香港這個劏房愈見盛行的地方,共居模式有很大的發展潛力。(Freepik網上圖片)

作為建築師,Peter亦認為香港這個劏房愈見盛行的地方,共居模式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不諱言,一直努力讓這些微型居所做到「家」的感覺,但地方狹小始終是限制,連一起烹煮吃飯、聯絡感情這些日常溝通亦難以做到,反而共居模式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對建築師而言,設計一個可以讓居住者互相照顧的地方,建立健康鄰里關係,亦是相當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我沒有試過與別人共居,卻有和別人share time。當年南亞海嘯後,為了加快地方重建,有著名酒店集團在當地興建房屋並推出投資計劃,我本着有趣及對災區的支持,當年亦有參與。根據計劃,投資者可以「小小哋」投資物業的十二分之一,即一年可以有權居住一個月;更有趣的是,這個居住時間可以跟別人交換,由於歐美人士都喜愛到泰國布吉,所以很容易便能交換到歐洲和美國的住宿,絕對是小小投資便去勻全世界的好例子。

其實買樓是否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擁有物業的全部業權,或是選擇與別人一起擁有並共居?這在香港是否一個可行出路?相信這值得香港人進一步深思。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