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幼兒也能體驗STEM (馮澤謙)

By on September 7, 2019

本文作者馮澤謙,為University of Saint Joseph客席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STEM學堂」。

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STEM教育的目標,才能為幼兒所帶來教育效果。(Freepik網上圖片)

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STEM教育的目標,才能為幼兒所帶來教育效果。(Freepik網上圖片)

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個學科的首字母縮寫,從九十年代至今,STEM教育可謂愈來愈普及。然而STEM教育最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雖然教育界對其仍未有很確切的認知(詳細可參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2017年的研究報告),坊間STEM教育的產品卻不斷推陳出新。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不禁會問:怎樣為孩子選擇這些產品呢?尤其對於學科知識正在起步的3至6歲幼兒,怎樣進行跨學科STEM教育呢?

首先,作為決策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必定要了解STEM教育的目標。正如筆者於《邊走邊看STEM》所述,除了跨學科外,STEM教育有着一個重要的目標:提升學生的二十一世紀技能,比如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其次,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需要了解自己的期望,亦即希望STEM教育能為幼兒所帶來的教育效果。

此處引用梁亦華先生於2018年10月20日的《論STEM教育 統整、應用與學習興趣的迷思》作為例子,當中梁先生寫道:「事實上,不少STEM只是體驗為主,透過非文字形式來完成某學術相關的探究或活動。而這所謂的STEM應用,根本不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再退一步,姑且當STEM真的能提升學習興趣,但學習興趣是否與學習果效掛鈎?」這裏暫且不討論那些STEM應用的成效,顯然就梁先生來說,那些STEM應用並不能滿足他的期望,所以那些STEM就變得不合適。故此,了解STEM教育和自己對STEM教育的期望,是選擇幼兒STEM產品的關鍵。然而概因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此處的「期望」必需要「適切」。

STEM教育應着眼於目標而非學科本身,單純的「為跨而跨」意義實在不大。(Freepik網上圖片)

STEM教育應着眼於目標而非學科本身,單純的「為跨而跨」意義實在不大。(Freepik網上圖片)

生活教學

比如說筆者經常帶自己3歲的孩子去逛街,看着馬路上的汽車,兒子興致勃勃地數算每架車有多少個車輪。筆者在旁看見,便引導他比較一下私家車和泥頭車車輪的數目,原來泥頭車因比較重,所以車輪數目比較多。之後,筆者就提問:「如坦克車是比泥頭車重,那麼它應要有多一些還是少一些車輪?」兒子:「坦克車很重嗎?很重的話,那要很多!」在兒子的畫作中,他的坦克車是8個車輪的。

如果將筆者的例子當作一次STEM教育,其實不難發覺筆者並沒有將什麼機械工程、科學知識或是跨學科放在首位,什麼跨學科其實亦只是一種手段,亦即無論跨不跨、怎樣跨都比不上學習效果重要。而在這例子中,筆者想要「期望」得到並非什麼高、大、上之將整個物理原理都要弄明白,然後要兒子拼砌出一輛坦克車來,它並非以學術內容為主,相反筆者的期望是以提升能力為主下,讓兒子的想像空間、學習興趣,以至解難技巧和創新能力提升,亦即當遇見未知難題時(很重的坦克車需要多少個輪),兒子懂得因應重量增加而多加幾個車輪。

換句話說,STEM教育(尤其於幼兒)的重點應該着眼於目標而非學科本身,單純的「為跨而跨」意義實在不大。畢竟任何教育想要的都是孩子們的進步,而不是一連串機械式的操作。

更多STEM學堂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