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器官移植人體現新希望 啟函B輪融資1.6億 改進基因編輯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楊璐菡指出,修飾基因可解決免疫學問題,但在大自然面前,必須非常謙遜。(eGenesis圖片)
隨着基因編輯技術改良,未來毋須捐出人體器官,亦可滿足移植需要。科技創投媒體36Kr報道,內地生科初創「啟函生物」周二(23日)籌得B輪融資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投資方為招銀國際及聯想之星,為異種器官移植打開大門。
華裔博士領軍研究
啟函生物於2017年成立,由美國哈佛大學楊璐菡博士及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雙院院士George Church共同創辦。公司利用基因剪刀工具CRISPR-Cas9,移除豬隻體內導致器官排斥的基因,把異種細胞、組織及器官用於人體移植上。
楊璐菡是啟函生物的首席執行官,她擁有哈佛醫學院人類生物學和轉化醫學博士學位,2018年被《紐約時報》評選為「當代高瞻遠矚的30位人物」,2017年被《彭博商業周刊》甄選為「全球最有影響50位人物」。
在2018年7月,啟函生物完成A輪融資780萬美元(約6084萬港元),紅杉中國、Arch Venture、北極光創投、樹蘭醫療資本、Biomatics Capital Partners、Alta Partners等參與融資。啟函生物與美國eGenesis為姊妹公司,兩家公司中美同步研發。
豬隻器官無法應用在人體,是由於人類的免疫系統將新器官視為外來器官時,就會產生排斥。此外,每頭豬都帶着一種對豬有益、卻會傳染人類的病毒──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這樣或引發類似HIV病毒的傳染,令器官移植者全身免疫系統癱瘓。
啟函生物以基因剪刀解決問題,做法是先修飾豬細胞,使其不攜帶病毒,並能兼容人體免疫系統。下一步,將其細胞核植入豬的卵子並分裂成胚胎,再置於代孕母體內發育,最終創造了30多隻不帶PERV的豬,為器官衰竭者帶來新希望。
內地每年30萬人輪候
腎病、肝硬化、心臟衰竭等疾病一旦發展到末期,藥物治療已無能為力,只能等待器官移植,才有望挽救患者。
啟函生物引述數據指出,全球器官移植的供求失衡,平均數值是1比30;內地每年有30萬人輪候器官移植,惟最終1萬多人得到救治。
啟函生物的移植計劃,或先在腎臟方面試行,為肝臟移植積累經驗。楊璐菡強調,在大自然面前,必須非常謙遜。36Kr報道,現時開展異種器官移植,或相關技術研究的公司,還有北京蓋蘭德生物科技、湖南賽諾生物科技,以及美國加州的Synthetic Genomics等。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全球首載人飛碟深圳試飛
深圳幽浮飛碟科技公司製造的全球首架電動垂起載人飛碟,在深圳人才公園舉行的南山區低空經濟投資推介會暨行業發展論壇上示範飛行。已取得全球發明專利,飛行時間可達15分鐘,最高飛行高度200米,最大水平飛行速度每小時50公里。
- Posted June 5, 2023
- 0
-
生成式AI營銷新機會 (方保僑)
人工智能(AI)技術早已存在多年,並且一路進化,不過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出現,不但風靡全球,而且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AI陸續加入。但到底大家對生成式AI有多少了解?除了聊天機械人ChatGPT,大家對其他AI的應用平台,又有多少認識?
- Posted June 5, 2023
- 0
-
港產AR宇宙可供賣廣告搞展覽
本地科技初創MMITA推出擴增實境(AR)社交手機應用程式,除了內置支援ChatGPT功能的虛擬助手,用戶亦可創建自家內容(數碼廣告、藝術作品等),並將之放置在AR虛擬世界,供其他用戶查看及收集。
- Posted June 5, 2023
- 0
-
AI驗樓助查違規裝修 物管新方向 手機採數據分析
要加快檢查隱藏的違規個案,科技正好大派用場。本港初創RaSpect便主攻驗樓科技,利用人工智能(AI)協助大業主、物業管理公司等分析大廈結構情況,甚至揪出疑似的違規施工狀況。
- Posted June 5, 2023
- 0
-
史丹福大學輟學 30歲前組風投做總裁 ChatGPT之父阿爾特曼 天生創業家
2014年,當時僅28歲的阿爾特曼獲YC創辦人格雷厄姆(Paul Graham)招手,他認為阿爾特曼是十分具魄力的領袖和開拓者,他曾說即使把阿爾特曼帶到某個食人族的荒島,5年後他會成為這個食人族島的王者。2015年,29歲的他入選《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風投人物榜。
- Posted June 3, 2023
- 0
-
美軍無人機智能叛變 圖殺操作員 AI模擬攻擊測試 遭叫停即自決清「障礙」
美國空軍據報在一次模擬測試中,一架由人工智能(AI)操作的無人機執行任務時,遭人類操作員阻撓,無人機採取出乎意料的策略,決定「擊殺」操作員,防止行動受干預。事件中無人傷,但再次引發AI技術潛在風險憂慮。空軍發言人否認曾進行相關測試。
- Posted June 3, 2023
- 0
-
美國上月3900人因AI丟飯碗
人工智能(AI)開始成為企業裁員的理由,就業培訓公司Challenger報告顯示,美國企業5月公布計劃削減約8萬個職位,較4月份多了兩成,按年更勁增近2.8倍。其中,以AI為由被裁減的職位佔約3900個。10年前的2013年5月,報告列出的主要裁員理由僅包括架構重組、關閉業務或削減成本等。
- Posted June 3,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