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信了:美國網絡陰謀論機器Infowars為何愈做愈紅? (沈旭暉)

特朗普身為建制之首,卻利用建制資源、信用大力加持這些「反建制民意」,把自己定位為「不斷革命者」。(中新社資料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不時向CNN、《紐約時報》的所謂「假新聞」宣戰,但他本人對「假新聞」亦有特殊愛好。上次大選期間,「陰謀論網媒」Infowars成了特朗普助選的奇兵,最近特朗普又在Twitter加持Infowars創辦人Alex Jones,令他成了網民戲稱的「Infowars President」。究竟背後各自的利益盤算,又是怎樣?
極端懷疑論大收旺場
Infowars於1999年創辦,上線至今剛好20周年,開宗明義是一個專門生產陰謀論內容的「新聞」網站,與特朗普在2016年的協作,令Infowars和Alex Jones在全球聲名大噪,據說連內地網民也開始注視。它的立場是極右和極端懷疑論,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陰謀論,都可能是Infowars的作品,較近期的陰謀論故事包括:
‧9.11是美國政府自己製造的苦肉計陰謀,目的是製造藉口向外開戰。這可說是一個膾炙人口的陰謀論,據說有高達一兩成美國人口相信這個版本。
‧包括克林頓夫婦在內的傳統美國菁英,牽涉在一個「撒旦教」的跨國孌童權貴集團,證據包括二人不協調的性生活,而這類抹黑個人的「新聞」最容易在網絡廣傳。
‧2010年,Alex Jones表示自己得到「政府文件」,顯示現時愈來愈多同性戀者,是因為五角大廈在食水釋放令人變成同性戀的化學武器,目的是令美國人不再生孩子。
‧2012年,康乃狄克州發生Sandy Hook小學槍擊案,Alex Jones認為那是政府陰謀,鏡頭中的死傷者全部是演員,目標是為了幫助民主黨推行禁槍法案。
‧2013年,奧克拉荷馬州出現的龍捲風,是美國政府在測試氣候武器。
這些牽涉歷史、名人和時事的陰謀論解讀,題材五花八門、有娛樂性,結果大收旺場。一般主流社交平台都以「煽動仇恨」、「仇恨言論」等理由,封禁Infowars和Alex Jones,Twitter、Facebook等則是較近期才採取行動。
然而,Infowars的獨立網站依然每月錄得約1000萬人次的流量,比不少報道真相的主流傳媒更厲害。特朗普正是通過再次表達對Alex Jones加持,批評Facebook的審查政策「令保守派在社交網絡上愈來愈難生存」,可說是把Infowars變成了他本人、另類右派vs自由派的代理人之戰。

Alex Jones有他的百萬粉絲,這些相信另類真相的人,以危機四伏的情緒在網絡上彼此連結。(法新社資料圖片)
特朗普心底裏如何看待這些「資訊」,我們難以真正了解,但從現實主義角度看,Infowars可謂特朗普政權的天然同盟,雙方其實也沒有太多其他選擇。特朗普把自己定性為「撥亂反正」的中興之主,美國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內部腐化,這裏指的當然是前任政府和華盛頓建制。
在最近的中美貿易戰,特朗普公開批評前任政府坐視中國在貿易中佔利數百億,正是「特朗普式世界觀」的主旋律:美國內部軟弱,才會被外國予取予攜。換句話說,美國「危機四伏」是特朗普選舉工程的主旋律,而且極為收效。
另一方面,在每一個Infowars式陰謀論,都是如此附和:人民可以依靠的昔日精英政府,其實只是跨國權貴集團的「下線」,政府甚至會主動引發災難,一切的罪魁禍首,永遠躲藏在陰影之中,主流傳媒更是不能相信的說謊者,是深層政府的洗腦機器,事實的終極真相,往往只能通過不被世俗理解的瘋子,或Infowars那樣的非主流渠道才能流出云云。
把矛盾事情融合無間
特朗普的厲害和創新之處,在於他能把本來矛盾的事情融合無間。陰謀論通常是反建制的,也就是認為枱面上的政府,服務於枱底下不可見的權力俱樂部。但特朗普身為建制之首,卻利用建制資源、信用大力加持這些「反建制民意」,把自己定位為「不斷革命者」,幕後大Boss盤根錯節,所以只用4年任期不可能解決;而特朗普的負面新聞,自然亦被詮釋為腐敗體制對異見者的反撲。
Alex Jones被社交傳媒噤聲,自然亦是打壓言論自由。雖然特朗普已經奪得總統寶座,但他仍然強調是建制的挑戰者,就像他本身也是精英階層,有父幹,是商界巨子,但仍然在另類右翼的幫助之下,成功把克林頓夫婦定性為更麻木不仁的離地菁英,而贏得了選舉。

Infowars於1999年創辦,上線至今剛好20周年。(法新社資料圖片)
Infowars的崛起,從來都是因為人性加上科技催化。無論受多少教育,立場先行是人性不變的傾向:人接收資訊,總是傾向抱着預設立場,再去尋求相近的資訊,去證明自己站在歷史正確一面。
社交網絡令網絡的時間流動得更快,資訊爆炸,網民開始有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恐懼。為了參與討論、刷存在感、在小團體裏找到共同話題,他們會參與消息轉發。但網絡時間被極限壓縮,沒人有能力對每一個訊息做尋根究底的fact check,最終轉發並相信有結論、圓滿解答一切的陰謀論,是合乎時間成本和人性的表現;未能證偽的東西,就是「有可能」。
社交網絡的傳播演算法,本身就是有利假新聞和陰謀論,而不利於講求客觀、抽離和資訊性的新聞。因為前者會引起反覆討論罵戰。而Alex Jones和他的同路人,明顯是懂得這個時代的玩法。他們永遠可以打出「玩膠」的藉口,一切只是一場遊戲,這令他們作為發言者,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法律干預總是來得很遲
Alex Jones也賣各類產品,寫書、做節目,構成一盤生意。據法庭文件顯示,Alex Jones近來的年收入達到2000萬美元,他可以推說一切是為了促銷。在一場爭奪子女撫養權的官司中,Alex Jones透過律師向法庭說,他在節目中講的東西,只是一種「諷刺和幽默」。理論上,一個人喜歡誇大、在鏡頭前表演、瘋言瘋語,是否道德上有問題?事實上,在網絡上散播「質疑一切」這個理念,法律干預總是來得很遲。近來Alex Jones也面對法律訴訟,但那已經是他成為陰謀論紅人20年之後的事。
多年前,網絡流傳「反正我是信了」的潮語。也許這個年代的時代精神,就是如此。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其他沈旭暉文章: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佈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裡聯絡我們。
Latest News
-
猜猜哪張是真臉?
兩位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以人臉繪圖軟體件StyleGAN,開發了一個「哪張是真臉」網站,設有左右一組人臉近照,讓網民猜猜哪張是真,哪張是合成,以提高大眾對假身份的戒心。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美科企聚集西岸 智庫建議東遷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最新研究發現,矽谷及其他沿海科技中心的領導地位穩如泰山,並創造愈來愈多高科技工作;即使官方出手干預,亦難以把高收入產業強行遷至其他新區。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港超跑售168萬 明年推電動版
本地汽車企業及製造商APEX Motors昨天發布旗下首架兩座位高性能超級跑車AP-1,以方程式賽車為藍本,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車架,重量只有620公斤,0至100公里加速只需2.5秒。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港下周四起可申請原授專利
近年港府改革本地專利制度,包括制訂《2016年專利(修訂)條例》,新例將於下周四(19日)生效,專利申請人要取得20年本港原授標準專利,費用約4400元起。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團結基金倡建國際研發之都 設大型機構主導免資源重疊
團結香港基金昨天發表《釋放香港科創潛能 構建國際研發之都》研究報告,建議港府通過「官產學研合作」,協調資金、人才及合作機制,把香港打造為「國際研發之都」。
- Posted December 11, 2019
- 0
-
日本推廣電子支付挑戰大 (鄧淑明博士)
上文提到,東京奧委會預期超過50萬中國遊客會蜂擁至明年7月舉辦的日本東京奧運。這就會引起另一個難題:面對大量習慣電子支付的中國遊客,現金當道的日本如何應對?
- Posted December 10, 2019
- 0
-
智能機械人只懂撳掣
要把傳統的家電設備升級到物聯網應用,成本可以很低廉。智能按鍵機械人Adaprox Fingerbot,體積恍如一隻手指般,唯一功能就是「按一下」,透過遙控開關各種設備,每個售價約195港元。
- Posted December 10, 2019
- 0
StartupBeat Video
物流格價平台 助個人中小企若需要寄件去海外, 通常惠顧國際物流公司, 但運單入場門檻較高, 不便中小企及個人用戶。本港初創 #Spaceship 設有格價服務, 用戶注冊後可預約寄件。今次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 #黃錦熙 及 #林煥枝, 談談其市場定位及優勢。
由 StartUpBeat 發佈於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