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提升都市抗災力有法 (鄧淑明博士)

By on June 24, 2019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社會成本」意即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如旱災、水災、熱浪、超強風暴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法新社資料圖片)

「社會成本」意即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如旱災、水災、熱浪、超強風暴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法新社資料圖片)

隨着全球暖化,100年後世界會是怎樣的景象?

近日一群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的研究員,探索到底溫度、海水高度、降雨模式等如何在以往影響人類壽命、農作物產量、暴力罪行、生產力等;然後再估算百年之後,溫度持續上升對人類行為、健康和經濟的影響。

他們指出,2100年每年因為氣候暖化致命的人將超過900萬,受害的地方並非平均分攤。以北半球而言,位處南方溫暖地帶例如美國西南部、印度等會受害最深,因為空氣調節的能源花費會不斷上升,但農作物收成欠佳,研究認為印度的GDP屆時可能大幅下降兩成。相反,有些地方主要是北方即現今氣候相對寒冷的地域,受影響較微。

學者也估算溫室氣體排放的「社會成本」,意即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如旱災、水災、熱浪、超強風暴等帶來的經濟損失。他們以碳排放導致的人命損失計算,每噸碳排放的社會成本應為40美元。看來未來我們無可避免要為碳排放付鈔。

以北半球而言,位處南方溫暖地帶例如美國西南部、印度等會受害最深。(路透資料圖片)

以北半球而言,位處南方溫暖地帶例如印度等會受害最深。(路透資料圖片)

今年「Esri青年學人大獎」季軍得主、香港大學地理系的曹顯廷同學,用地理資訊系統(GlS)分析遙距傳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並以機器學習解構山竹對市區樹木的影響,尋求提升都市森林抗災力的方法。

對比山竹來襲前後的衞星影像,他發現塌樹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小範圍的都市「樹林」,例如夾在鬧市中、長者閒坐或上班族午餐的小公園,反而大霧山郊野公園除了周邊樹木受損,中央部分完好無缺。此外,靠近岸邊的樹木也發揮了保護居民生命財產的作用,有關部門應該加強這些緩衝區,以防下次風暴來襲。

事實上,政府也汲取了山竹的教訓,除了優化樹木管理,當局更着意改善資訊發布,於風季來臨前設立「聯合運作平台」(COP),這個以地圖為本的電子平台,集合緊急事故的資訊,有助緊急監援中心和督導委員會評估情況,可供相關部門之間實時互通緊急資訊。對外,政府也利用天文台廣受歡迎的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向市民發出政府緊急通告;運輸署亦透過「香港出行易」程式,向出行人士發布交通消息。

2100年每年因為氣候暖化致命的人將超過900萬,受害的地方並非平均分攤。(法新社資料圖片)

2100年每年因為氣候暖化致命的人將超過900萬,受害的地方並非平均分攤。(法新社資料圖片)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