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共創社倡重塑教育 曾俊華由下而上改變社會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問到為何願意加入BVL,曾俊華僅表示,自己跟BVL創辦人兼總裁張立申「是好好嘅朋友」,因緣際會便加入團隊。(陳子健攝)
人稱「薯片叔叔」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離開政府後,雖失落特首選舉,但可能是塞翁失馬,皆因他在創科界找到另一片天,「幾十年來,我一直對科技發展很有興趣。」對「薯片叔叔」而言,轉戰創科界,可謂順理成章,冀能從下而上改變社會。
去年曾俊華先後加盟金融科技投行Ion Pacific,以及數碼港科企Benefit Vantage Limited(BVL),更開設了「薯片叔叔共創社」,探討教育等社會議題,如二十一世紀應何去何從,同時協助社企、初創發展。早前BVL跟澳門電訊(CTM)簽訂合作協議,擔任BVL非執行董事的曾俊華在澳門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公司開發的手機認證解決方案IPification,是「一種科技上的突破」,毫不避忌賣花讚花香。
憑藉IPification,用戶使用召車程式、社交媒體、訂票網站等平台時,登入程序得以簡化,毋須再輸入用戶名及密碼,即可確認個人身份,取代沿用多年的確認方法,解決了不夠安全亦不夠方便的弊端,「好像我以往在政府工作,有十幾個登入賬戶,有些每隔3至6個月便要改密碼一次,我沒可能把所有密碼一一記住。」
善用人脈推動初創投資
當過財政司司長接近十年,之前亦曾擔任工商及科技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身)局長兩年多。如今他主要為BVL的營運方針提供意見,亦經常忙於向外宣傳公司。當他被問到,在政府和初創公司工作,兩者最大的分別時答得謹慎,「政府長時間有一個健全的官僚體制,而初創則資源有限,建立或推動一些東西,難免要有所取捨。」
其實,薯片叔叔共創社也是一間初創,現階段就先「取」了教育這議題。曾俊華指出,他本人以協調者的角色,利用自己的人際網絡,邀請不同社企、初創、創業投資者(VC)以至學生、教育界人士、企業等滙聚這個平台。曾俊華解釋:「很多社企或初創彼此並不認識,但大家工作和理念相近;也有些有心人希望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工作。我想把這些人凝聚在一起,大家一同以嶄新思維及全球角度重塑各種可能性,而彼此工作亦不會重複。」
薯片叔叔共創社1月底舉行了一場有數百人出席的交流會,討論二十一世紀應有的教育模式和所需的技能。曾俊華透露,本周六(11日)亦有另一場「重塑教育跨界論壇」,「現在很多家長、教師,甚至是學生本身,都懷疑目前的教育系統,到底是否切合二十一世紀的需要。」
曾俊華直言,現時的教育系統仍停留於十九世紀,而教師成長於二十世紀,卻要帶領學生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我們還需不需要教小學生5位數除以3位數呢?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課程應該聚焦於(人際間的)溝通、合作和同理心,但當中的技能應如何傳授或培養?這些都要探討一下。」

離開政府後,曾俊華成立「薯片叔叔共創社」,又不時到大學演講,與年輕人交流。(資料圖片)
強調平台非創業加速器
他表示,共創社經過初步討論,個人對教育議題有些看法,「但討論過程比結論更重要」,而相關討論企業和商界不能缺席,因為未來15至20年的工作崗位,或許很多現在尚未出現,「以前一個學位、一張沙紙,代表這個人的知識有多少,如今卻不然;家長想孩子將來當律師,但現時的電腦有能力以秒計的時間,為人們提供更準確的法律意見,那律師角色又有何改變?」
「關鍵在於,人類跟機器如何建立合作關係。有些初創致力研究這些範疇,推動一些Alternative(另類)教育模式,我們也希望幫這些初創找到一些投資人,協助他們發展。」曾俊華重申,共創社並非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當然,即使年輕人未Kickstart任何項目,透過共創社的網絡,也有機會認識到不同人士,一同做些東西出來。」
籲年輕人毋忘初心
對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曾俊華寄語切記勿忘初心,「一開始創業,總會有很大的熱誠,但一路做下去,這份熱誠或因各種不同原因而減卻。阻滯是有的,你要去克服它,但不要走歪,忘記當初自己想做的是什麼,返回原點重新出發是沒問題的。」接着他補充:「做初創並非要重複前人所做的事,而是走一條全新的路,換言之這亦是一種實驗,失敗的可能性會很高。你要控制每一次失敗,都是Fail Small and Fail Fast,跌倒亦要是向前跌(Fail Forward)。」
曾俊華以前說過,「70歲前要做一些事情,令世界更美好。」由簡化手機認證程序,到薯片叔叔共創社所提倡的「重塑教育」,他冀望由下而上推動社會改變,兩者同樣是「令世界更美好」的示範。
不過,他直言「二十一世紀已沒退休這概念」,「不會停留於此,會繼續涉獵不同可參與其中的工作。」今年68歲的他沒打算悠閒過日子,「現在人們愈來愈長壽,累積了這麼多經驗,(退休後)會是更好的時間回饋社會。」

曾俊華指出:「一開始創業,總會有很大的熱誠,但一路做下去,這份熱誠或因各種不同原因而減卻。」 (陳子健攝)
採訪、撰文:陳子健.澳門
延伸閱讀:
港產手機認證登陸澳門 BVL一鍵登入 無緣本地首發
[ English Version ]
Ex-finance chief John Tsang on the frontline of innovation
支持 StartupBeat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用AI「買時間」(林國誠)
技改善生活是不爭的事實,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的出現,對人類未來發展有正面影響,雖說AI給你的答案並非完美,僅宜用作參考,但有助省下自己的思考時間,作為輔助性質,有利無害。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人工智能與同理心 (黃岳永)
現今不少工作需要用到design thinking,簡單而言就是以問題的對象為本,從而思考和制定解決方案的一種思維能力。設計思維的第一步需要有同理心,當ChatGPT等AI工具成為生活常態,AI又能否以同理心生成出最佳的答案?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德創即沖啤酒粉加水暢飲
德國以釀造特色啤酒馳名,慕尼黑附近一間修道院啤酒廠,經過近兩年研究,最近發明首款啤酒粉劑。科技媒體New Atlas報道,粉劑本身不含酒精,但味道保持濃郁;相比傳統啤酒,重量降至十分之一,減碳之餘又慳運費。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台歌手新曲AI代唱無人聽出
台灣唱作人陳珊妮在白色情人節(14日)發行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並邀請香港殿堂級詞人周耀輝作詞。及至本周三,她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自爆,這首歌原來不是她本人唱出,而是模擬她聲音的AI所唱。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城大與深圳人社局合作 支持港青創新創業
推動深圳天使母基金助HK Tech 300初創落戶大灣區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直支持本地青年人創新創業,並為有意衝出香港的初創團隊提供支援,抓緊香港以至大灣區的無限發展機遇。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教大視AI為夥伴 學生可用ChatGPT
香港教育大學昨公布 AI生成工具教學策略,提出「6-P教學取向」,建議教學人員視AI為教學夥伴,學生亦可在課堂使用AI輔助工具。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指出,不會禁用ChatGPT聊天機械人,坦言AI出現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
-
建築管理平台實踐智慧城市 (Chain Technology 黃淨陶)
近年港府致力發展智慧城市,在政策及基建廣泛着墨,惟普羅市民的思維似乎尚未跟上。今次請來Chain Technology業務發展主管黃淨陶,分享其公司的方案如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 Posted March 24,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