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科創板潛在市值15.6萬億 高盛料次季末迎來首批IPO

By on March 27, 2019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高盛劉勁津(左)及其團隊建議參考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份,作為衡量科創板估值的指標。(黃勁璋攝)

高盛劉勁津及其團隊建議參考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份,作為衡量科創板估值的指標。(黃勁璋攝)

上海科創板已開始接受上市申請。高盛發表報告指出,科創板到成熟時,潛在市值可達2萬億美元(以今日貨幣價值計算,約15.6萬億港元),最快可在第二季末迎來首批IPO。該行表示,歷史上新上市板塊的首批IPO,在掛牌首3個月平均可升83%,又呼籲留意現時在深圳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事關兩板的估值將與科創板最為接近。

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及團隊發表最新報告,引述報道指有13家公司已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預料今年第二季末可出現首批掛牌。科創板規則亦是內地市場改革試點,包括註冊制、以詢價定價,撤去23倍市盈率上限,又准許未有收入的公司或實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以及放寬每日股價漲跌幅限制。

掛牌3個月平均漲83%

高盛認為,到科創板成熟之時,潛在市值可達2萬億美元,是計算160家未上市獨角獸中的一半(市值3500億美元)、合資格的紅籌股、ADR和H股有可能到科創板第二上市,假定流通量5%(市值550億美元)、該行本身對「新中國」的理想情況(blue-sky)估值,以及參考美國和南韓的科技板較主板市值比率(約25%)後估算所得。

該行指出,歷史上新上市板塊的首批IPO,在掛牌首3個月平均可漲83%,建議投資者留意現時在深圳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事關兩板的公司與潛在科創板公司最為接近。此外,CDR基金已集資1100億元人民幣,相信科創板抽乾市場流動性的機會微。

上海科創板規則是內地市場改革試點,包括註冊制、以詢價定價,撤去23倍市盈率上限。(中新社資料圖片)

上海科創板規則是內地市場改革試點,包括註冊制、以詢價定價,撤去23倍市盈率上限。(中新社資料圖片)

畢馬威:港首季新股籌199億

另外,畢馬威根據截至3月15日的實際數據,預測今年首季香港共有36宗IPO,集資199億元。季內7家新經濟公司貢獻香港42%集資額,包括兩宗生物科技IPO。畢馬威香港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夥人朱雅儀稱,上市申請數目持續高企,當中包括不少製藥公司或利用科技突破發展的傳統企業,預計今年餘下時間的IPO活動將加速發展。A股則由於市況不穩,審批速度放慢,令滬深交易所在首季集資總額按年下降31%,至274億元人民幣。

中國通號(03969)日前宣布,擬發行A股在科創板上市,估計集資105億元人民幣,昨日股價高開15.7%,惟開市7.5元已是上市以來新高,其後回落,最終收報6.62元,全日升2.16%,成交額1.25億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